[发明专利]热舒适度指标PMV控制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34608.5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6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星;王万红;梁菁菁;闫峥;高燚;李仕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7;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舒适 指标 pmv 控制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舒适度指标PMV控制方法及设备。本方案中,通过预先训练的基于PSOGSA‑FNN的热舒适度指标PMV实时预测模型进行热舒适度指标PMV的预测,预测结果非常准确,基于这一准确的预测结果,为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分别设定了目标区间,基于目标区间的范围进行控制,如此,可以使得热舒适度指标PMV在一个目标区间内动态变化,实现了热舒适度指标PMV准确的动态调控,能够满足多人的舒适度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舒适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舒适度指标预测平均投票(Predicted Mean Vote,PMV)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室内热湿环境指的是人们最直观感觉到的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形成的物理环境,将人们对室内热湿环境的感觉称之为室内热湿环境热舒适度(简称热舒适度),对热舒适度的量化标准称为热舒适指标。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Standardization,ISO)7730标准中,规定了舒适度PMV,主要包括六个影响因素:环境因素:室内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平均辐射温度,非环境因素:人体服装热阻和新陈代谢率。
相关技术中,通过热舒适度指标PMV方程计算PMV值,但是由于热舒适度指标PMV方程计算本身存在的复杂性、非线性和时滞性,导致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进而导致无法对热舒适度指标PMV进行准确的控制,合理满足人们的热舒适度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舒适度指标PMV控制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对热舒适度指标PMV进行准确的控制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热舒适度指标PMV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室内环境的目标受控设备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
实时获取预先训练的基于PSOGSA-FNN的热舒适度指标PMV实时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并将实时获取的所述输入参数输入所述热舒适度指标PMV实时预测模型,得到所述热舒适度指标PMV的预测值;所述输入参数包括设定的当前室内非环境因素的参数值和采集的当前室内环境因素的参数值;
若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获取所述热舒适度指标PMV的预设的第一目标区间及当前的第一目标值,将所述预测值分别与所述第一目标区间的上限、下限进行比较,若所述预测值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区间的上限,获取所述当前的第一目标值对应的第一最优控制参数,确定按照所述第一最优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目标受控设备制冷,若所述预测值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区间的下限,确定所述目标受控设备待机;
若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热模式,获取所述热舒适度指标PMV的预设的第二目标区间及当前的第二目标值,将所述预测值分别与所述第二目标区间的上限、下限进行比较,若所述预测值小于所述第二目标区间的下限,获取所述当前的第二目标值对应的第二最优控制参数,确定按照所述第二最优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目标受控设备制热,若所述预测值大于所述第二目标区间的上限,确定所述目标受控设备待机。
可选的,还包括:
采用预先建立的优化模型,计算所述当前的第一目标值对应的第一最优控制参数;
或者,采用预先建立的优化模型,计算所述当前的第二目标值对应的第二最优控制参数。
可选的,所述设定的当前室内非环境因素的参数值包括:人体服装热阻和新陈代谢率;
所述采集的当前室内环境因素的参数值包括室内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平均辐射温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最优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最优控制参数均为最优温度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4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