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电压电解质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32587.3 | 申请日: | 201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6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荣;孔令丽;王亚;钟渤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10/058;H01M10/0525;H01M10/42;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质 添加剂 功能添加剂 耐高电压 溶剂 锂盐 钴酸锂正极材料 含磷添加剂 含硫添加剂 结构稳定性 重量百分比 锂离子电池 存储性能 高电压 羧酸酯 产气 氟醚 改性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电压电解质,包含重量百分比为12%~18%的锂盐、67%~80%的溶剂和8%~15%的功能添加剂;其中,锂盐包含LiPF6,以及同时包含LiTFSI、LiFSI、LiBOB,LiODFB、LiBF4和LiPO2F2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溶剂包含EC、PC、DEC、EMC和羧酸酯中的至少两种,以及同时包含FEC、DEFC和氟醚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功能添加剂包含腈类添加剂、含硼类添加剂、含磷添加剂、含硫添加剂、FEC和VC中的至少两类添加剂。本发明的电池,对钴酸锂正极材料进行改性,提高结构稳定性;具有耐4.50V的高电压电解质,同时减少产气,提升循环和存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电压电解质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钴酸锂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中能量密度最高的正极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穿戴类产品等数码产品和AI人工智能产品上。
随着数码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客户对于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提升材料的充电电压,是提高能量密度的最有效手段。从锂离子电池诞生之日起,钴酸锂材料从4.20V提升至4.35V用了大约20年的时间。而在近5年的时间内,随着材料科学的技术进步,钴酸锂材料的使用电压从4.35V提升至4.45V,目前,各大客户对4.5V锂离子电池开发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4.5V的电池体系中,钴酸锂材料的正极电位接近甚至超过4.58V(VSLi/Li+),在4.60V电位下的钴酸锂材料,会从可逆的O3相向H1-3相发生转变,并出现岩盐相。此电位下钴酸锂材料的氧化性增强,过渡金属溶出严重,结构稳定性变差,最终导致所制备的电池出现高温循环变差、电池循环鼓胀增加以及高温存储产气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高电压下电池存在的问题,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新的技术,加以针对性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耐高电压的电解质及锂离子电池。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电压电解质,包含重量百分比为12%~18%的锂盐、67%~80%的溶剂和8%~15%的功能添加剂;
其中,锂盐包含LiPF6,以及同时包含LiTFSI、LiFSI、LiBOB、LiODFB、LiBF4和LiPO2F2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溶剂包含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和羧酸酯中的至少两种,以及同时包含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二氟代碳酸乙烯酯DEFC和氟醚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功能添加剂包含腈类添加剂、含硼类添加剂、含磷添加剂、含硫添加剂、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和碳酸亚乙烯酯VC中的至少两类添加剂。
其中,腈类添加剂包括丁二腈SN、己二腈ADN、硫酰二丙腈SDPN和1,3,6-丙烷三腈HTCN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含硼类添加剂为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TMSB;
含磷添加剂为三(三甲基硅烷)磷酸酯TMSP或者三(三甲基硅烷)亚磷酸酯TMSPi。
其中,含硫添加剂包括亚硫酸丙烯酯PS、1,3-丙烯磺酸内酯PST、硫酸亚乙酯DTD和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高电压的锂离子电池,包含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质。
其中,其正极采用改性的钴酸锂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其负极采用石墨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