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橡胶弹簧及使用双层橡胶弹簧的空气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2476.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鹏;徐雯学;王栋;王国栋;王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F16F1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刘雁君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橡胶 弹簧 使用 空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橡胶弹簧及使用双层橡胶弹簧的空气弹簧,属于空气弹簧领域,包括上层外套,上层隔板,上层芯轴,上层橡胶,下层外套,下层隔板,下层芯轴,下层橡胶,下层隔板上端为限位圈,限位圈可容纳上层隔板的下端,下层外套的外侧为一圈凸台,上层外套的外侧为一圈凹槽,上层外套的凹槽可容纳下层外套的凸台,下层芯轴的外侧为一圈凸台,上层芯轴的外侧为一圈凹槽,上层芯轴的凹槽可容纳下层芯轴的凸台,上层橡胶和下层橡胶之间有一圈横截面为椭圆的空隙间隔,上层橡胶采用天然橡胶,下层橡胶采用改性氯丁橡胶,有益之处在于既满足空气弹簧对于受力的要求,又满足空气弹簧对EN45545防火性能的要求,安装维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弹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橡胶弹簧及使用双层橡胶弹簧的空气弹簧。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是一种客流量大的,线路大多处于相对密闭空间,又是无序人员密集场所,在发生灾难时逃生与救援都比较困难。近年来,多次发生列车火灾事故,致使多人伤亡,财产损失严重,因此世界各国对轨道交通车辆可能发生的消防安全隐患不断提出更高的防范标准。
对于铁路车辆材料的防火测试标准,各国测试标准及方法均不同,欧盟启动了一个名为Firestarr Project(费斯塔尔项目)的计划,旨在研究和建立一套适合于铁路车辆材料的可燃性、火焰传播速率、热释放量、烟雾释放量和毒性的测试奠定基础。并于2013年颁布了EN45545的防火标准,其中EN45545-2铁路车辆的防火保护—第2部分规定了材料和元件的防火要求。
空气弹簧安装在车体和转向架之间,作用为传递垂向载荷、横向载荷以及扭矩等,吸收垂向和水平振动,提供水平复原力等,对车辆的平稳性和舒适度具有较大的影响。空气弹簧主要包括上盖、气囊及辅助弹簧,其中上盖位于车体或摇枕的下方,起密封及传递载荷的功能,辅助弹簧位于气囊的下方,在空气弹簧正常充气的状态下,气囊起主要的减振作用,空气弹簧组成的性能取决于气囊的性能,辅助弹簧在空气弹簧无气时的应急状态下使用,部分空气弹簧采用锥形橡胶弹簧作为辅助弹簧,需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减振性能和疲劳性能。
传统的锥形橡胶弹簧结构为单层,由金属和橡胶硫化成一个整体,为保证锥形橡胶弹簧的机械性能,橡胶部分宜采用单一材料。按照目前EN45545的防火要求,所用橡胶材料难以同时满足锥形橡胶弹簧的机械性能和防火性能。
中国专利CN204488810公开了一种市域快线客车转向架用空气弹簧,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锥形橡胶弹簧的空气弹簧,有效的解决了构架应力集中的问题,但该专利中的锥形橡胶一但毁坏,就需要更换整个锥形弹簧,并且该实用新型无法解决空气弹簧的不耐火问题,目前市面上缺少高防火性能和高机械性能同时并存的橡胶材料。
中国专利CN207997867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安装有该空气弹簧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平板橡胶和锥形橡胶串联的空气弹簧,有效的降低橡胶弹簧的刚度,满足空气弹簧在失气情况下的刚度需求,但该专利同样没有解决空气弹簧在耐火方面的缺陷。
公开号为CN10598711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防火罩的空气弹簧,该发明主要通过在采用锥形橡胶弹簧的空气弹簧外侧安装一个附加的防火罩,并且防火罩内充满惰性气体来达到防火的目的,该专利虽然提供了一种提高防火性能的空气弹簧,但是在空气弹簧外侧安装一个防火罩意味着增加空气弹簧的体积,其次还需要设置充入惰性气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该发明增加了空气弹簧的体积以及需要增加惰性气体充放气口,对空气弹簧的安装维修拆卸都造成很大问题。
2018年,中国有上千人死于火灾事故,而交通工具火灾事故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对交通工具的防火性能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橡胶弹簧及使用双层橡胶弹簧的空气弹簧。
一种双层橡胶弹簧分为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