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2403.3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颜冬冬;曹坳程;王秋霞;李园;欧阳灿彬;郭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64 | 分类号: | A01N43/64;A01N43/42;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瞿晓晶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二氯异 氰尿酸 喹啉 药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农药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含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各自的药效,并在防治土传病原真菌和细菌方面能够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减少用药量,降低用药成本,对细菌性青枯病、疫霉根腐病增效作用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土传病原真菌和细菌的含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土传病害是由土壤中存活的病原物侵染所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在蔬菜、瓜果、观赏类植物上发生严重,尤其在温室大棚的作物上危害严重。通常温室栽培3~5年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一般造成减产20~40%,严重的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随着温室大棚栽培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高附加值作物的连年栽培,土传病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土传病害不仅危害保护地及高附加值作物,对大田作物如大豆、棉花、水稻、小麦等的危害也很严重。通过作物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能够有效地防治土传病害,但是在作物中后期如果受到土传病害的危害,则没有直接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目前能够在作物生育期直接使用,并且具有对土传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具有较好控制效果的药剂还不多,尤其在防治土传病原细菌病害的药剂上,缺乏有效的农药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各自的药效,并在防治土传病原真菌和细菌方面能够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减少用药量,降低用药成本,对细菌性青枯病、疫霉根腐病增效作用显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
优选的是,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二氯异氰尿酸钠母液和喹啉铜母液混合得到;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母液中间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mL;所述喹啉铜母液中喹啉铜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0mg/mL。
优选的是,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母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氯异氰尿酸钠用水溶解稀释。
优选的是,所述喹啉铜母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喹啉铜用二甲基亚砜溶解稀释。
优选的是,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母液和喹啉铜母液混合的体积比为1:2~2:1。
优选的是,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母液和喹啉铜母液混合的体积比为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药物组合物在防治作物土传病原真菌和/或细菌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药物组合物在防治作物作物青枯病和/或根腐病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含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潜在协同增效作用,通过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的复配使用,既能有效提高对靶标生物的防治效果,尤其能够提高对土传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同时也能减少农药使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防治作物土传病害效果更好,用量较少,并且使用成本较低,在作物土传病原真菌和细菌防治上有很好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潜在协同增效作用,通过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喹啉铜的复配使用,既能有效提高对靶标生物的防治效果,尤其能够提高对土传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同时也能减少农药使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