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炭地下气化炉注排气钻孔通道隔热密闭封堵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31979.8 | 申请日: | 201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9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辛林;李超;程卫民;刘震;徐敏;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295 | 分类号: | E21B43/295;E21B33/13;E21B47/00;E21B47/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炭 地下 气化 排气 钻孔 通道 隔热 密闭 封堵 方法 | ||
1.一种煤炭地下气化炉注排气钻孔通道隔热密闭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钻孔:在注气钻孔通道或排气钻孔通道的基础上,通过扩孔构建充填密封的ΦI段钻孔通道和ΦII段钻孔通道;
步骤2,安装ΦI段钻孔通道套管:在ΦI段钻孔通道安装分隔套管I;
步骤3,一次充填:在ΦI段钻孔通道的分隔套管I外,采用高强度耐高温材料填充分隔套管I外壁的空隙,并能够封堵钻孔通道壁面的裂隙,充填密实并待材料完全硬化;
步骤4,安装ΦII段钻孔通道套管:在密封的ΦII段钻孔通道安装分隔套管II,分隔套管II前端插入分隔套管I内部,能够实现较为紧密的结合,通过管路的阻隔作用,防止在充填高强度耐高温材料时过多的流入到分隔套管I和分隔套管II的内部;
步骤5,二次充填:在ΦII段钻孔通道的分隔套管II外,采用高强度耐高温材料填充分隔套管II外壁的空隙,并能够封堵钻孔通道壁面的裂隙,充填密实并待材料完全硬化,并在靠近外部底板岩石巷壁面一端,装设固体封堵砌块;
步骤6,安装测温热电偶:在ΦI段钻孔通道内的分隔套管I底部的前端和末端位置分别安装2个测温热电偶,在ΦII段钻孔通道内的分隔套管II底部的前端和末端位置分别安装2个测温热电偶,总计安装4个测温热电偶,将测温热电偶的引线引到底板岩石巷内的温度监测系统上;
步骤7,三次充填:安装充填ΦII段钻孔通道分隔套管II的端头挡板,并通过充填口在分隔套管I和分隔套管II内部,填充耐高温水泥至充填密实;
所述气化炉运行前,需要对密闭段进行气密性检测,即关闭气化炉外密闭段的排气通道管路阀门,通过注气管路或排气管路向气化炉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监测气化炉内压力的漏失情况和气体压力变化情况,同时在底板岩石巷注气钻孔通道或排气钻孔通道密闭段壁面涂抹气密性检测液体,如发现检测液体气泡,则说明该密闭段存有气体泄漏点,需要重新对该注气钻孔通道或排气钻孔通道密闭段进行密闭工作;如果未发现液体气泡,且气化炉内压力稳定,承压情况较好,漏失率在合理范围之内,则认为该密闭工作合格,在气化炉运行过程中,在靠近注气钻孔通道或排气钻孔通道密闭段的底板岩石巷道壁面上方,悬挂CO气体检测器,实时监测CO气体的浓度,并进行报警,如果CO浓度持续超过一定浓度,在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CO浓度升高的基础上,可断定是由于该密闭段气体泄漏引起的CO浓度升高,需要对气化炉进行暂停气化剂注入,停歇运行处理,并采取一定的手段对该密闭段进行注浆加固,增强气密性,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恢复对地下气化炉的气化剂注入,恢复运行煤炭地下气化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19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尺度裂缝支撑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气分离器界面仪高效冲洗排渣一体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