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变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0908.6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7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陶光明;李攀;汪相如;向远卓;郭臻;王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3;G02F1/1343;G02F1/137 |
代理公司: | 湖北高韬律师事务所 42240 | 代理人: | 罗凡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纤维包括电极和基材,所述电极包括至少一对平行布置的电极丝,所述电极丝设置在所述基材内,所述电致变色纤维还具有液晶材料,所述基材具有与电极丝平行的至少一个孔状结构,所述液晶材料填充在所述基材的孔状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丝为金属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丝为不锈钢丝、铜丝或钨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丝的直径为10微米至50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热塑性聚合物材料,透明度不低于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PMMA、SMMA、环烯烃类共聚物、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或ABS中的一种或者其任意组合组成的共混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为胆甾型液晶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为向列型液晶和手性剂混合而成的胆甾型液晶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孔状结构在两根电极丝之间,保证液晶材料能够处于所述两根电极丝所施加的电场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一根正极电极丝和至少两根负极电极丝,所述正极电极丝位于基材中心,所述至少两根负极电极丝分布在正极电极丝周围,所述孔状结构设置在每根负极电极丝与正极电极丝之间,液晶材料填充在所述每个孔状结构内;
或者,所述电极包括一根负极电极丝和至少两根正极电极丝,所述负极电极丝位于基材中心,所述至少两根正极电极丝分布在负极电极丝周围,所述孔状结构设置在每根正极电极丝与负极电极丝之间,液晶材料填充在所述每个孔状结构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根负极电极丝均匀分布在正极电极丝周围,或者所述至少两根正极电极丝均匀分布在负极电极丝周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孔状结构内的液晶材料是相同特性的液晶材料或是不同特性的液晶材料,所述相同特性的液晶材料是指在电压驱动下呈现同种颜色的材料,所述不同特性的液晶材料是指在电压驱动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的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一对平行布置的电极丝且所述基材具有与所述一对平行布置的电极丝平行的一个孔状结构,所述孔状结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液晶材料在所述一个孔状结构内;
或者,所述电极包括三根平行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电极丝且所述基材具有与所述三根平行布置的电极丝平行的两个孔状结构,所述两个孔状结构横截面为两段同轴的圆弧状扇形结构,所述液晶材料在所述两个孔状结构内;
或者,所述电极包括四根电极丝,所述四根电极丝中的一根在基材中心,另外三根电极丝中心对称地均布在中心的一根电极丝周围,且所述基材具有均布在中心的一根电极丝周围的三个孔状结构,所述三个孔状结构分别在中心的一根电极丝与周围的三根电极丝之间,所述三个孔状结构横截面为三段同轴的圆弧状扇形结构,所述液晶材料在所述三个孔状结构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纤维截面为圆形,所述电致变色纤维的外径为100微米至2500微米,所述孔状结构的横截面最大孔径为20微米至50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09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