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室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0302.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哈克;比约恩·斯特罗;丹尼斯·罗伊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F25B7/00;F25B41/06;F25B49/02 |
代理公司: | 11444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德国赖***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回路 内部存储装置 温度控制装置 制冷剂 测试空间 冷却装置 膨胀元件 测试室 换热器 冷凝器 压缩器 接收测试 控制测试 上游 隔热的 旁路 流动 存储 隔离 交换 | ||
1.一种用于调节空气的测试室,包括:
测试空间(38),其用于接收测试材料,能够与周围环境隔离并且是隔热的,和
温度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所述测试空间的温度,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允许在所述测试空间内建立-20℃至+180℃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具有冷却装置(10,30,34),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具有制冷剂的冷却回路(11,31,35)、换热器(12)、压缩器(13)、冷凝器(14)和膨胀元件(1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内部存储装置(24),所述内部存储装置在流动方向上在所述膨胀元件的上游和所述冷凝器的下游连接到所述冷却回路的高压侧(18),并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在所述压缩器的上游和所述换热器的下游通过所述冷却回路的旁路(25)连接到所述冷却回路的低压侧(19),热能通过所述内部存储装置存储并与所述制冷剂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存储装置(24)由内部换热器(26)和可控的第二膨胀元件(27)组成,所述第二膨胀元件设置在所述高压侧(18)和所述旁路(25)中的所述内部换热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换热器(26)由板式换热器形成,其次级侧填充有存储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试室,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回路(35)中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可控的第三膨胀元件(37)的第二旁路(36),所述第二旁路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在所述膨胀元件(15)的上游和所述冷凝器(14)的下游连接到所述高压侧(18),并且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在所述压缩器(13)的上游和所述换热器(12)的下游连接到所述低压侧(19),制冷剂从所述第三膨胀元件被供应到所述低压侧,所述第二旁路和所述第三膨胀元件形成可控的内部附加冷却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室,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回路(11)中形成具有至少另一个可控的膨胀元件(27)的另一个旁路(28),所述另一个旁路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在所述压缩器(13)的下游和所述冷凝器(14)的上游连接到所述高压侧(18),并且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在所述压缩器的上游和所述换热器(12)的下游连接到所述低压侧(19),制冷剂从所述另一个膨胀元件供应到所述低压侧,所述另一个旁路和所述另一个膨胀元件形成制冷剂的再注入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室,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回路(31)中形成具有至少另一个可控的膨胀元件(33)的另一个旁路(32),所述另一个旁路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在所述压缩器(13)下游和所述冷凝器(14)的上游连接到所述高压侧(18),并且连接到在所述第二膨胀元件(27)和所述内部换热器(26)之间的所述内部存储装置(24),制冷剂从所述另一个膨胀元件供应到所述内部换热器,所述另一个旁路和所述另一个膨胀元件形成用于制冷剂的再注入装置。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的吸入气体温度和/或吸入气体压力在所述冷却回路(11,31,35)的所述低压侧(19)上的所述压缩器(13)的上游被控制,和/或在于,在所述冷却回路的所述高压侧(18)和所述低压侧之间的压力差被均衡。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至少具有所述冷却回路(11,31,35)中的压力传感器(30)和/或至少温度传感器,磁力阀(17)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测量的温度和压力而被致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室,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在所述测试空间(38)内建立在-40℃至+180℃,优选-70℃至+180℃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伟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03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室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拟渗流-冻融耦合作用边坡装置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