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9465.9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7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江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封式 水冷 机壳 封口 结构 | ||
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该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之间形成一夹层腔,夹层腔在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面上均敞口,且夹层腔的两侧腔壁在近敞口处设有凹槽,以此在轴向两端各形成一凹陷空间;通过在凹陷空间朝轴向外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圈凸筋,将是整个凹陷空间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以此达到更强的密封性,能够有效的防止材料热胀冷缩形成的形变,对整个水冷机壳密封性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冷机壳,特别是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端开放式的水冷机壳均通过灌封工艺进行两端敞口的封闭,往往出现灌封之后形成的灌封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当灌封块遇冷环境,则本身贴合的灌封块会收缩,在与机壳本体贴合处产生微小的缝隙,有渗漏的风险。当灌封块遇热时,由于机壳本身和灌封块的膨胀系数不同,当两者之间的黏附力不够时,就会产生间隙,存在渗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本结构通过改变灌封口的结构形状,用以解决热胀冷缩后灌封块的变形,对机壳的密封性造成的不利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
该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之间形成一夹层腔,所述夹层腔在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面上均敞口,且夹层腔的两侧腔壁在近敞口处设有凹槽,以此在轴向两端各形成一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的朝轴向外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圈凸筋,这两凸筋分设于所述夹层腔的内侧和外侧,且凸筋的高度低于凹陷空间的深度,以此凸筋将整个凹陷空间在机壳径向上从外向内隔绝成三部分:第一凹陷区、第二凹陷区和第三凹陷区;第二凹陷区与夹层腔的敞口相通;所述第二凹陷区内放置一用于封盖敞口的垫片,该垫片用以防止灌封液渗入所述水冷机壳内部的夹层腔;所述凹陷空间内倒入灌封液以形成一灌封块,灌封块整体充填所述第一凹陷区、第二凹陷区和第三凹陷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 上述方案中,外与内的方向词汇,与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的方向词汇是对应的。
2. 上述方案中,敞口处设有的凹槽,其纵深为6mm~12mm之间,优选的为8mm~10mm之间;
3. 上述方案中,垫片的设置不一定要覆盖满凹槽的底部,可以仅仅覆盖住敞口,只需要在承载流体灌封材料时,能够防止灌封材料进入夹层腔内即可。垫片的形状也不一定为平面环形,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甚至可以设置为分体式的垫片结构;
本发明工作原理是:本发明通过对灌封口进行结构上的改变,使灌封的区域增多至三个,通过不同区域的灌封,确保整个灌封块上至少一面始终与机壳本体贴合,加强密封效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且构思新颖,工业化的效果好,实现的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水冷机壳剖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水冷机壳灌封口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9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刷均匀的自动粉刷装置
- 下一篇:袋装物料堆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