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灌胶机混合管旋转感应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28625.8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继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9/10 | 分类号: | B29C39/10;B29C39/24;B29C39/44;B29L31/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管 金属感应块 混合胶 搅拌芯 旋转感应装置 感应开关 固定支架 灌封胶 灌胶机 告警 材料成本 偏心结构 停止机器 阀连接 混合阀 返工 平齐 运转 节约 成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组分灌胶机混合管旋转感应装置,混合胶阀和设在所述混合阀下端的固定支架,所述混合胶阀上设有混合管,所述混合管内设有搅拌芯,所述混合胶阀连接所述搅拌芯,所述搅拌芯上固定设有金属感应块,所述金属感应块为偏心结构,所述固定支架下部与所述金属感应块平齐的位置上设有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连接有PLC。本发明成功解决了因混合管不转导致灌封胶不良的问题,当发生事故时,PLC及时告警并及时停止机器运转,避免产生大批量的灌封胶不良,节约人力返工和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灌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分灌胶机混合管旋转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以下称组件)生产过程中,在装框工序的接线盒安装完成后,需对接线盒的电流引出线进行封装,封装的材料为双组分密封胶,A组分和B组分密封胶经混合胶阀充分混合后注入接线盒内,双组分密封胶快速固化将引出线与接线盒密封。
由于A组分和B组分密封胶一经混合后,在数分钟内会快速固化,在此时间内如果混合管内的胶液没有排出,就会固化,将混合管堵死,导致搅拌芯堵转并损坏,使带动搅拌芯的电机一直空转,致使后续的组件均为灌封胶不良品。而如今组件生产车间大多采用无人或少人的自动流水线作业,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较高,一旦发生批量性的灌封胶不良是无法接受的,返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组分灌胶机混合管旋转感应装置,解决双组分灌胶机因混合管内搅拌芯不转动导致灌封胶不良问题,要求一旦出现搅拌芯不转动事故,机器需自动告警并停止运行。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组分灌胶机混合管旋转感应装置,混合胶阀和设在所述混合阀下端的固定支架,所述混合胶阀上设有混合管,所述混合管内设有搅拌芯,所述混合胶阀连接所述搅拌芯,所述搅拌芯上固定设有金属感应块,所述金属感应块为偏心结构,所述固定支架下部与所述金属感应块平齐的位置上设有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连接有PLC。
优选的,所述金属感应块偏心一侧与所述混合管的管壁之间距离为0mm-1mm,所述金属感应块偏心另一侧与所述混合管的管壁之间距离为4mm-5mm,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混合管的管壁之间的距离为1mm-2mm。
优选的,所述金属感应块包括两片相同且对应的感应片,所述感应片为偏心结构,所述感应片对应连接处设有螺纹孔,两片所述感应片通过所述螺纹孔安装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芯上。
优选的,所述搅拌芯与所述混合管的圆心相同。
优选的,所述感应开关为距离感应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搅拌芯中设置具有偏心结构的感应装置,成功解决了因混合管不转导致灌封胶不良的问题,当发生事故时,PLC及时告警并及时停止机器运转,避免产生大批量的灌封胶不良,节约人力返工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感应部分对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金属感应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金属感应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固定支架;2.感应开关;3.金属感应块;31.感应片;32.螺丝;4.混合管;5.搅拌芯;6.混合胶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质环氧套筒修复新方法
- 下一篇:陶瓷材料表面负角微米形态多工序转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