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向振动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28419.7 申请日: 2019-06-18
公开(公告)号: CN110307956A 公开(公告)日: 2019-10-08
发明(设计)人: 马剑;陈若薇;李若愚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G01M7/02 分类号: G01M7/02
代理公司: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代理人: 赵红欣;李斌
地址: 610000***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侧向振动 变速马达 简谐运动 圆周运动 转动盘 动力装置 固定结构 连接杆件 马达支架 实验条件 实验研究 可变速 连接头 平动台 人行桥 支撑框 转换 马达 投影 近似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向振动装置,包括固定结构,平动台,马达支架,以变速马达为动力,变速马达通过转动盘连接头带动转动盘进行圆周运动,在连接杆件的转换(圆周运动的投影为简谐运动)下,推动支撑框进行近似简谐运动的往复运动,可以模拟行人所受到的侧向振动,侧向振动装置以变速马达为动力装置,可变速的马达,调整其转速并通过转换能够提供满足不同实验条件的侧向振动频率,本发明适合在人行桥侧向振动实验研究领域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行桥侧向振动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向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对交通的负担,保障行人的安全,同时考虑到城市的布局和景观需求,大跨径的人行桥开始频频出现。随着大跨径、轻型化的方向发展,人行桥本身质量降低,伴随着的是其本身机构阻尼的降低,这就导致了桥梁自振频率的大幅下降。大跨径人行桥的结构频率接近人行走频率时就可能产生大幅度振动,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共振。由于行人行走时产生的周期性侧向力导致了不少大幅侧向振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00年,英国伦敦千禧桥(London Millennium Bridge)在开通当天高峰时约有2000人同时在桥上,随着大批人流的穿越,千禧桥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大幅度侧向振动,严重地影响到行人的步行舒适性及安全性,千禧桥不得不关闭。2010年,柬埔寨金边,大量前来庆祝泼水节的民众通过桥上岛,由于人数过多致使桥梁大幅振动,振动又进而引发了桥上行人的不安,大家你推我攘,最终酿成了令人唏嘘的事故,事故造成至少450人死亡、700多人受伤的特大人行桥悲剧。世界各地的大跨径人行桥接二连三的出现大幅侧向振动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该领域的研究除了结构本身的力学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行人步行与桥梁的相互作用研究,直接封闭大跨径人行桥进行实地测试的可能性很小,更多的是依赖于实验室的实验台重现,而能够提供侧向振动的装置,主要是用于抗震研究的振动台,造价昂贵并且并不针对行人与人行桥相互作用设计。因此,一种能够提供侧向振动的简易装置用于行人与人行桥的相关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侧向振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侧向振动装置,包括固定结构(1)、平动台(2)、马达支架(3),所述固定结构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左后端锁定(101)、左后端防撞挡板(102)、左前端锁定(103)、左前端防撞挡板(104)、左U型槽(105)、右后端锁定(106)、右后端防撞挡板(107)、右前端锁定(108)、右前端防撞挡板(109)、右U型槽(110),所述左后(左前、右后、右前)端锁定(101,103,106,108)其特征在于:由一组三个锁定装置组成,所述平动台(2)位于固定结构(1)之上包括支撑框(201)、左后端连接螺栓(202)、左前端连接螺栓(203)、右后端连接螺栓(204)、右前端连接螺栓(205)、左后端滑轮(206)、左前端滑轮(207)、右后端滑轮(208)、右前端滑轮(209)、支撑框螺母(210)、支撑框变异螺栓(211)、连接杆件(212)、转动盘支柱(213)、转动盘(214)、转动连接头(215)、变速马达(216)、转动盘螺母(217)、转动盘变异螺栓(218)、左后端轮轴(219)、左前端轮轴(220)、右后端轮轴(221)、右前端轮轴(222)。所述马达支架(3)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左支架固定(301)、右支架固定(302)、支架固定支撑(303)、支架活动支撑(304)、左支架螺栓(305)、右支架螺栓(306)。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U型槽(105)由左后端锁定(101)和左前端锁定(103)两端固定在地面上,两端由左前端防撞挡板(104)和左后端防撞挡板(102)封闭,长度=支撑框的长度+转动盘直径+安全距离,高度=滑轮半径-安全距离,左U型槽的内距=滑轮的宽度,安全距离取2cm,右U型槽(110)特征与左U型槽(105)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后端防撞挡板(102)、左前端防撞挡板(104)、右后端防撞挡板(107)和右前端防撞挡板(109)防撞挡板内填充有缓冲材料,高度=滑轮直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取2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4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