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耐磨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8367.3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光敏;张京国;张鑫;光舜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介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2 | 分类号: | C04B26/12;B22F3/14;C22C1/05;C22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耐磨材料 硬质颗粒 耐磨材料 制备工艺 树脂粉 耐热性 使用寿命延长 耐磨性 超硬材料 快速固化 耐腐蚀性 耐磨铸铁 液体树脂 耐磨钢 再利用 重钙粉 重量份 色剂 废物 压制 纤维 回收 节约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耐磨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所述复合耐磨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液体树脂2‑9份、树脂粉3‑15份、硬质颗粒70‑90份、重钙粉3‑13份、纤维0.3‑7份、色剂0.02‑0.1份、填料0.8‑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复合耐磨材料及其制备工艺,通过树脂粉的作用快速固化硬质颗粒,并利用压制工艺,增加耐磨材料中硬质颗粒的占比,极大地提高了耐磨材料的硬度、耐腐蚀性、耐热性,进而增加耐磨性,使得耐磨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能够满足特殊工况的要求,特别是代替耐磨铸铁、耐磨钢方面优势明显,节约了大量能源;本发明可以采用回收的超硬材料作为硬质颗粒原料,废物再利用,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耐磨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磨损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中。据统计,80%的材料消耗是由于零件磨损造成的,不仅浪费资源,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降低制品质量,影响生产效率,限制现代工业的发展。所以耐磨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当前,耐磨材料主要应用于建筑材料、水泥工业和冶金矿山等方面,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都会对零件造成磨损,甚至损坏。比如磨球、衬板等易损零件。常用的耐磨材料为高锰、高铬铸铁件,硬度很好,但是在材料的韧性、耐温、耐腐蚀等方面却不能满足工况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耐磨材料制品通常寿命短,需要频繁地更换,这就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另外,目前市场利用液体树脂加硬质颗粒搅拌后,浇铸到模型中,制得的耐磨材料,但是颗粒密度一般在55%~65%,耐磨度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耐磨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复合耐磨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液体树脂2-9份、树脂粉3-15份、硬质颗粒70-90份、重钙粉3-13份、纤维0.3-7份、色剂0.02-0.1份、填料0.8-5份。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复合耐磨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液体树脂3-8份、树脂粉5-13份、硬质颗粒75-85份、重钙粉5-11份、纤维0.3-6份、色剂0.04-0.1份、填料0.8-4份。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复合耐磨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液体树脂5.5份、树脂粉9份、硬质颗粒80份、重钙粉8份、纤维3份、色剂0.06份、填料2.9份。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复合耐磨材料,所述硬质颗粒的粒径为6-16目。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复合耐磨材料,所述液体树脂为液体酚醛树脂或液体环氧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复合耐磨材料,所述树脂粉为酚醛树脂粉、环氧树脂粉、聚酯-环氧树脂粉、聚酯树脂粉、聚氨酯树脂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树脂粉为热固性树脂粉末,热固性树脂在固化后,由于分子间交联,形成网状结构,能够增强与硬质颗粒的粘合作用,因此刚性大、硬度高、耐温高、不易燃、制品尺寸稳定性好,且无需额外添加固化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所述硬质颗粒为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锆、锆刚玉、硬质合金颗粒、陶瓷颗粒等,可以采用回收的超硬材料,经处理作为硬质颗粒使用,用于增强耐磨性及硬度。
所述重钙粉为碳酸钙,易于树脂结合,用于增强韧性和强度。
所述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等,纤维具有大量微原纤羽毛形态,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容易吸附其他功能性填料,与树脂的结合性较好。
所述色剂的作用是为产品上色,常用色剂有炭黑、钛白、铁黑、铁白等。
所述填料为硅灰粉、石墨粉等,用于调节产品的硬度和摩擦系数。
所述一种复合耐磨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介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淄博介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3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