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水水表的强制检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8209.8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白金超;张伟;卢广青;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供水水表强制检定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水 水表 强制 检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水表的强制检定装置,涉及水表检定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还包括,连通管路组件,设置于机架内,设用于连通水表形成检定管路;水罐,设置于机架的上方,用于为连通管路组件提供高压静态水;收集箱,设置于机架一侧,用于收集由连通管路组件流出的液体;动态图像处理装置,设置于连通管路组件上方,用于记录水表表盘转动圈数换算水表流过的水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水流流速极低状态下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液体的自重作为压力,将液体输入至连通管路组件内进行检测,随着液面降低,输入液体的压力逐渐减小,模拟多种流速下水表的检测工作,实现对水表精确地检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表检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供水水表的强制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水表检定装置作为流量单位量值统一与传递的标准,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各地区水表的量值传递准确、统一提供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核算、贸易结算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在制定水表国家(企业)标准和检定规程时,还可以利用水表检定装置研究好的、可靠的试验测试方法并进行各种试验数据验证。此外,在对各种类型水表进行型式评价及检定、校准时,水表检定装置是水表计量性能判别的准绳,为质监部门及计量技术机构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对于现有的水表检定方式,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669587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水表检定装置,包括依次管接的水箱、水泵、稳压罐、压缩缸、检表管道和容器,及架设于检表管道上方的取像机构,被检水表安装在检表管道上,取像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检表管道两侧的导轨、沿导轨可滑动的至少一个支架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每一个支架上的摄像头,压缩缸包括缸体、可滑动地收容于缸体内的活塞以及相对设置在活塞两端面的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相贯通,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缸体的一端且与稳压罐管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缸体的另一端且与检表管道的一端管接。
上述专利中,采用水泵、压缩缸和稳压罐的配合向检测管道内输送水流,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管道内的水流始终处于一种高速且稳定的状态。但水表实际使用时,部分用户利用水表在水流流速极低状态下,检测精度不足的缺点,偷用水资源,对供水厂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水流流速极低状态下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水水表的强制检定方法,其具有高检测精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水水表的强制检定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
连通管路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用于连通水表形成检定管路;
水罐,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上方,用于为所述连通管路组件提供高压静态水;
收集箱,设置于机架一侧,用于收集由所述连通管路组件流出的液体;
动态图像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连通管路组件上方,用于记录水表表盘转动圈数换算水表流过的水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水罐内水利用其自身势能在水罐底部成水压,将水输入至连通管路组件内,再由连通管路组件流出至收集箱内,动态图像处理装置记录水表表盘转动圈数换算水表流过的水量,先比对换算出的水量和水罐内减少的水量,判断水表检定是否准确;接着,比对换算出的水量和水表内码表显示数值,判断水表内的传动机构是否存在传动误差或损坏;最后比对水罐内水量减少量与收集箱内收集的水量是否接近,判断检测管路中是否存在泄漏问题;本发明使用时,随着水罐内液面高度的下降,水罐内水的势能逐渐减小,水罐底部的水压也随之降低,从而模拟多种水流流速下水表检测的精度,检测结果更为精确。
进一步的,还包括,
透明刻度条,嵌设于所述水罐侧壁,用于读取水罐内液体体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读取水罐内的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供水水表强制检定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供水水表强制检定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