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流体处理系统的冷凝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26931.8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4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J·D·布朗;C·C·斯塔赫利;A·D·米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江漪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流体 处理 系统 冷凝器 | ||
一种冷凝器包包含界限在第一端处的入口开口与对置的第二端处的出口开口之间延伸的通道的主体,所述主体由聚合薄膜组成。进气口在所述入口开口处紧固到所述主体且界限延伸穿过其且与所述通道连通的端口开口。管状输送管线具有与所述主体耦合以便在位于所述入口开口与所述出口开口之间的第一位置处与所述通道连通的第一端,和与所述进气口耦合以便与其中的所述端口开口连通或与所述主体耦合以便在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的第二位置处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对置的第二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4/073067,国际申请日为2014年12月31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480078177.1,名称为“用于流体处理系统的冷凝器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供流体处理系统使用的冷凝器系统和用于使用此类冷凝器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反应器用于细胞和微生物的生长中。典型生物反应器包含固持悬浮液的容器,悬浮液由液体生长介质、细胞或微生物的培养液和其它所要的养分和组分组成。在悬浮液内操作可旋转叶轮以将悬浮液维持于实质上均质状态中。小气泡被连续鼓泡到悬浮液内且通常用以帮助对培养液充氧,从悬浮液剥出不想要的CO2,和控制悬浮液的pH值。
为了维持培养液的存活力,正生长培养液的隔室必须保持无菌。为了去除正被连续地添加到悬浮液的鼓泡的气体,同时维持隔室的无菌性,通常通过过滤器系统去除气体。一个常规过滤器系统被称作筒式过滤器系统,且包含筒式过滤器可去除地定位到的刚性金属外壳。将来自容器的气体传递到外壳上的入口。气体接着行进通过外壳内的过滤器且接着通过外壳上的出口排出到环境。过滤器防止容器内的任何生物学物质排出到环境里,且防止环境中的任何污染进入到容器内。
虽然有用,但常规筒式过滤器系统具有许多短处。举例来说,放置筒式过滤器的金属外壳维护起来耗时且使用大量劳力,因为其必须在每一次使用之间清洁和除菌。清洁金属外壳可引入化学污染物且留下生产残余物。此外,除了购买起来昂贵之外,金属外壳还笨重,都因为其为占据生物反应器周围大量空间的单独物品,且因为其需要必须从容器延行且接着无菌连接到外壳的相对较长的管道长度。此外,因为过滤器在使用期间缓慢地阻塞,所以问题更复杂化,这是因为必须并联地连接多个过滤器外壳以确保连续地操作所述过程,直到使培养液充分生长。
在解决以上缺点中的一些的一个尝试中,胶囊过滤器也已供生物反应器使用。胶囊过滤器包括永久包覆过滤器的刚性塑料外壳。虽然胶囊过滤器为一次性的且因此不需要加以清洁或除菌,但其具有其自身的缺点。举例来说,胶囊过滤器经设计以能够在相对高的压力下操作,且通常额定达约500 kPa。为了实现在此压力下操作,需要塑料外壳相对厚,由此增加了过滤器的费用且使其相对大且占地方。此外,胶囊过滤器具有气体行进通过的相对小的入口和出口。作为小直径端口的结果,如果正处理大的气体流动速率,那么必须在高气体压力下操作系统,这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为不良的,或必须使用多个过滤器,这增加了成本和复杂性。
穿过悬浮液的鼓泡气体将朝向过滤器组合件载运水分。凝结于过滤器上的水分将堵塞过滤器。为了限制堵塞过滤器的速率,可将冷凝器系统放置于反应器容器与过滤器系统之间。在水分的一部分到达过滤器系统前,冷凝器系统将其从气体去除。然而,传统冷凝器系统使用起来常常不方便,因为其为需要多个管的通常复杂的单独系统,所述管需要与容器和过滤器组合件的无菌连接。此外,冷凝器系统通常限制气体流动速率,且由此需要在高压下操作系统。冷凝器系统也可能难以针对不同气体流动速率调整。
因此,在此项技术中所需要的是可供生物反应器和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些或全部的其它流体处理系统使用的冷凝器系统和过滤系统。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看附图论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应了解,这些图只是描绘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且因此不应被考虑为限制其范围。
图1为包含冷凝器系统和过滤器系统的流体处理系统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6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多微孔气泡罩的新型塔板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真空升华装置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