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除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6843.8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敬;郑兴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盈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285 | 分类号: | D06M15/285;D06M15/356;D06M15/327;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曹禹佳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除尘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除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这种纳米除尘剂包括吸尘剂,纳米分散剂及去离子水。本发明纳米除尘剂,该除尘剂应用在棉针织物除尘加工中,不仅能够缩短除尘流程、节约时间,而且能够减少人工、节约用水和成本;本发明纳米除尘剂在棉针织物除尘加工中使用,该工艺步骤简单、重现性好,工艺易操作、效果稳定,适合大规模化生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针织物除尘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除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棉针织物的加工过程中,一般要使用纤维素酶对织物进行生物抛光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织物的表面光洁度与纹路清晰度,也能增加织物的滑爽度,从而有助于提高面料的穿着舒适度。
在生物抛光过程中,纤维素酶将织物上的纤维绒毛切断成细小的碎段状毛灰并会夹裹在纱线之间。如果不将残留的毛灰洗掉,那么将织物做成衣服之后的洗涤过程中,毛灰逐渐从织物上掉落出来,不仅会沾污同洗的其它衣服,也会沾附在洗衣机内壁上,残留在内壁角落中的毛灰,一方面不易洗掉,另外也可能对洗涤其它衣物时造成沾污,影响洗涤效果,因此染厂为了减少或洗净抛光后织物上残留的毛灰,要在染色后,在洗毛灰设备上洗1-3次,其中:洗1次毛灰加工,每一吨布需要用水1-1.5吨,每一吨布用时1.5-2小时,这样会增加用水量和延长加工流程,也不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
综上所述,发明一种制作简单,除尘效果好且缩短生产棉针织物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纳米除尘剂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除尘效果好且缩短生产棉针织物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纳米除尘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纳米除尘剂包括:吸尘剂,纳米分散剂及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纳米除尘剂按百分比包括:吸尘剂1-30%、纳米分散剂1-10%及水余量。
优选地,所述纳米除尘剂按百分比由以下物质组成:吸尘剂22.2%、纳米分散剂7.8%及水70%。
优选地,所述吸尘剂由丙烯酰胺与丙烯醇共聚,再经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制得;所述纳米分散剂由N-乙烯吡咯烷酮与丁烯醇共聚制得。
一种纳米除尘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除尘步骤:染色结束后,降温排液;室温下,染缸中进冷水,向染缸中加入纳米除尘剂,然后在室温-95℃,处理20-40分钟,再降温排液,即完成了除尘过程。水洗步骤:室温下,染缸中进冷水,然后在室温-90℃,处理10-30分钟,再降温排液;室温下,染缸中再进冷水,然后处理5-20分钟后排液,织物出缸。
优选地,除尘步骤中,对于染白色的棉针织物,除尘步骤与染白色后水洗同浴进行,处理温度为室温,处理时间为20-30分钟;对于染活性的棉针织物,除尘步骤与活性染色后皂洗同浴进行,处理温度为90-95℃,处理时间为30-40分钟。
优选地,水洗步骤中,对于染白色的棉针织物,室温下,染缸中进冷水,然后在室温处理10-20分钟,再降温排液;室温下,染缸中再进冷水,然后处理5-10分钟后排液,织物出缸;对于染活性的棉针织物,室温下,染缸中进冷水,然后升温至60-90℃,处理20-30分钟,再降温排液;室温下,染缸中再进冷水,然后处理10-20分钟后排液,织物出缸。
优选地,一种纳米除尘剂的使用方法,其用量为0.5-1.8%(o.w.f)。o.w.f=onweight of the fabric是染料或助剂的质量与织物的质量比值,即相对于织物的百分比。对于轻度食毛的棉针织物,纳米除尘剂的用量为0.5-0.8%(o.w.f);对于中度食毛的棉针织物,纳米除尘剂的用量为0.8-1.2%(o.w.f);对于重度食毛的棉针织物,纳米除尘剂的用量为1.2-1.8%(o.w.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盈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盈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6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