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表皮葡萄球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6717.2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邹丽芳;李生樟;杨瑞环;陈功友;陈颖;刘昭;黄梦桑;钟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1/00;A01P3/00;C12R1/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皮 葡萄球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株表皮葡萄球菌及其应用。该表皮葡萄球菌已于2019年3月2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样品名称为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A00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182,该菌株分离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生长的NA平板上。本发明的表皮葡萄球菌SA001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瘟病菌表现出抑菌作用,同时表皮葡萄球菌对水稻条斑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豇豆斑疹病菌以及辣椒斑点病菌也具有抑菌效果。本发明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广谱的抑菌能力,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提供了良好的生防资源,为挖掘新型的微生物菌剂打下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株表皮葡萄球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到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但其生产量和质量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影响,如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及稻瘟病等等。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leaf blight,BLB)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BLB是由稻黄单胞菌种下的致病变种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分布于世界水稻各个种植区,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尤为流行;在我国海南、广东、江苏等南方水稻种植区广泛流行,并且在发病严重时其会造成20%-60%的水稻总产量的减产(Ou,S,H.,Rice diseases.CommonwealthAgricultural Bureau,Kew Surrey[J].1985)。稻瘟病在农业生产上是一种为害水稻的真菌性病害,它是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该病害在全世界水稻种植国家均有发生,在我国该病害的发生较为严重,会造成水稻减产50%左右(邢红雨.探究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9(01):61.)。
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以及水稻纹枯病被称为水稻上的“三大病害”,都能危害我国的水稻,造成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在农业生产上,防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方法有选育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秧以及化学防治等措施。其中,在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过程中,培育抗性基因水稻品种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如已报道的抗性基因有xa5(Suh J P,Jeung J U,Noh T H,et al.Development of breeding lines with three pyramidedresistance genes that confer broad-spectrum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andtheir molecular analysis in rice[J].Rice,2013,6(1):5.)、Xa23(Wang C,Fan Y,Zheng C,et al.High-resolution genetic mapping of rice bacterial blightresistance gene Xa23[J].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2014,289(5):745-753.)和Xa21(Chen S,Lin X,Xu C J,et al.Improvement of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of`Minghui 63',an Elite Restorer Line of Hybrid Rice,by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2000:239-244.)等抗性基因。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有苏秀867、淮稻5号等(唐勇,胡卫伟.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9(04):58.),但防治该病害还是依赖于化学药剂的使用。为了能够更好的防治这两种病害,我国采取以植保方针为主并结合微生物防治方法的角度来解决病害发生与发展;微生物防治具有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性、且特异性好等优点,其对生态环境也是较为友好(李兴龙,李彦忠.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5,24(03):204-212.)。因此,寻找能够拮抗白叶枯病菌和稻瘟病菌的微生物资源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目前,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和推广生物防治措施,从农业生态环境当中,筛选能够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拮抗微生物,并将其研制成微生物菌剂用来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因此,拮抗微生物的筛选也逐渐成为病害防治的研究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6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