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动扳手的扭矩转角多维感知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26420.6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5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孟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朝晖 |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 扳手 扭矩 转角 多维 感知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扳手的扭矩转角多维感知控制装置、扳手及控制方法,包括处理器模块、无刷直流电机、伺服控制模块和电流感应模块,所述电流感应模块分别与无刷直流电机和处理器模块连接,用于实时采集无刷直流电机的电流并传输给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伺服控制模块与无刷直流电机通信连接,用于根据预设转速、扭矩、转角和接收到的电机电流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方向、转角和扭矩的自适应控制以及实现定扭矩控制和/或定转角控制时的扭矩和转角感知,实现了精确的定扭矩和定转角控制,采用统计学原理进行数据处理,极大的提高了扳手的质控能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动工具螺纹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扳手的扭矩转角多维感知控制装置、扳手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对于现代桥梁等钢结构施工,一般使用高强度螺栓组来连接不同的钢结构,通过对高强度螺栓的扭紧,使高强螺栓轴内很大的拧紧预拉力(轴力),轴力乘以连接板间的摩擦系数,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把钢结构连接在一起。
在施工过程中,螺栓的紧固大多使用电动定扭矩扳手,采用“初扭”和“终扭”两步进行。即首先对钢结构螺栓组的全部螺栓进行初扭,待初扭全部完成后,对螺栓组的全部螺栓进行终扭。初扭的过程是先对螺栓组施加比较小的扭矩,将钢结构连接在一起,使连接接触面密贴,使螺栓具备一定的轴力,一般的初扭扭矩在200-300N.M之间。终扭是在对螺栓组中的所有螺栓进行初扭后,进行的二次扭紧,其作用是:以一定的终扭扭矩或者终扭转角完成螺栓的最终扭紧过程,使其产生规定的轴力,之后利用钢结构间的摩擦力,将钢结构永久性的连接固定。常用的扭紧工艺是:“初扭定扭矩控制+终扭定扭矩控制”控制方式的(定扭矩)紧固法和“初扭定扭矩控制+终扭扭定转角控制”控制方式的(定转角)紧固法。目前螺栓施工普遍采用“初扭+终扭”的工艺方式。经初扭后的螺栓具备了一定的轴力,在初扭的基础上再进行终扭时,螺栓转过的角度,对轴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公开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1)目前传统的定扭矩扳手在终扭作业时,无论使用定扭矩工艺还是定转角工艺,只是对扭矩或转角的单一环节进行了控制,而没有对“定扭矩”工艺中的终扭转角;或“定转角”工艺中的终扭扭矩进行多维测量,因此无法获知施工中终扭的“扭矩-转角系数”分布,对螺栓组的施工而言,施工过程控制不够精细化,无法在施工中及时发现螺栓的质量缺陷,施工中留有质量隐患,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2)传统的定扭矩扳手一般采用有刷式串激电机,或有刷直流永磁式电机,由于换向器的存在,电机有火花干扰,不利于扳手等工具寿命的提高,同时也不易做到高精度,无法保证控制和测量感知的高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扳手的扭矩转角多维感知控制装置、扳手及方法,通过采用直流永磁无刷电机(BLDC)作为动力,能够满足定扭矩扭紧和定转角扭紧两种工作方式,在两种扭紧过程中,通过计算扭矩转角系数,并利用统计学原理和边缘计算获得施工中螺栓的质控数据,这些数据自动纪录并在班后上传到相应的数据库存储,为大数据云计算提供基础质控数据支持,利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大大提高了施工中的质控能力,实现了施工中对螺栓质量的动态监控,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扳手的扭矩转角多维感知控制装置;
一种用于电动扳手的扭矩转角多维感知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模块、无刷直流电机、伺服控制模块和电流感应模块,所述电流感应模块分别与无刷直流电机和处理器模块连接,用于实时采集无刷直流电机的电流并传输给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伺服控制模块与无刷直流电机通信连接,用于根据预设转速、扭矩、转角和接收到的电机电流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方向、转角和扭矩的自适应控制以及实现定扭矩控制和/或定转角控制时的扭矩和转角感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朝晖,未经孟朝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6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套筒头
- 下一篇:冲击扳手和用于与其一起使用的砧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