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旋转门的低温烟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6282.1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9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郭小义;黄炜;尹新强;易建华;钟科军;刘建福;邓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邹剑峰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门 低温 烟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旋转门的低温烟具,低温烟具具有用于插入烟支的加热腔,加热腔底部设置移动插入烟支内部的发热体,顶部设有打开和关闭加热腔的旋转门,并通过旋转门夹紧插入加热腔内部的烟支;还包括低温烟具内部设置的共同驱动发热体移动以及旋转门开关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沿发热体移动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往复机构,往复机构的移动端与发热体直接连接,带动发热体往复移动进出加热腔,移动端移动的同时与旋转门的开关控制机构配合。在本发明的低温烟具中,发热体和旋转门通过统一驱动装置控制,操作自动化,提升用户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热不燃烧烟具,具体涉及一种带旋转门的低温烟具。
背景技术
以加热不燃烧低温卷烟为主要代表的新型烟草制品近年来在世界烟草市场上备受关注,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具广泛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来对烟草制品进行加热。按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具中发热体相对于烟支的位置划分,可将市场上常见的加热不燃烧器具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心加热式,一种是包围加热式。其中中心加热式烟具相比于包围加热式烟具具有抽吸时烟气口感好和热量利用率高等优点,因而更易被消费者接受。
中心加热式低温烟器具采用将发热体直接插入烟支的方式进行加热,消费者将烟支插入加热腔的过程中发热体同时插入烟支的发烟材料中,若使用不同品牌的烟支,则烟支插入的阻力不一样,易出现烟支插入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使用的体验感。同时烟支加热完成后,发烟材料与烟支粘接在一起,直接拔出烟支将使发烟材料与烟支脱离,残留在器具加热腔中,清理极为不便。目前市场上的片式中心加热的器具多采用提取器结构,烟支抽吸完后先手动推动提取器,使发烟材料与烟支脱离,然后再将烟支拔出;棒状式(针式)中心加热器具则需将烟支先旋转再拔出。以上两种方式皆使烟支拔出的过程变得复杂,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负担,操作稍有不当就会造成清理的不便。
另外,为了防止异物进入烟具的加热腔中,市场上的烟具大多采用防尘门的结构,烟具使用前需手动将防尘门推开,使用后手动将防尘门关上。这种方式操作不够方便,且易出现忘记将防尘门关闭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采用中心加热式低温烟具存在的烟支和发热体之间分离操作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烟支和发热体自动分离的带旋转门的低温烟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带旋转门的低温烟具,所述低温烟具包括用于容纳烟支的加热腔100,所述加热腔100底部设置可移动插入和退出所述加热腔100内部的发热体200,顶部设有打开和关闭加热腔的旋转门300,并通过旋转门300夹紧插入加热腔内部的烟支;
还包括共同驱动发热体200移动以及旋转门300开关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沿发热体移动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具有与所述发热体200直接连接的移动端,以带动发热体往复移动进出加热腔100,所述移动端移动的同时与旋转门的开关控制机构配合:当将烟支插入所述加热腔100时控制旋转门打开加热腔100并将插入加热腔100的烟支抱紧后,移动端带动发热体进入所述加热腔100插入烟支内部;以及,当移动端带动发热体退出所述加热腔100,移动端控制旋转门打开将烟支松开,并在烟支从所述加热腔100拔出后控制旋转门关闭加热腔100。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门300具有大端和小端,并在大端和小端之间通过旋转轴转动装配在加热腔100外周的限位盘301上,所述旋转门300的小端与转动套装在加热腔100外周的转盘303连接,所述转盘303转动的同时带动旋转门300同步摆动将加热腔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的,至少两组旋转门300呈圆周阵列布置在限位盘301上,所有旋转门300的小端与转盘303共同连接,带动所有旋转门300同步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303的转动通过与之连接的杠杆306拨动,所述杠杆306铰装在低温烟具内部,一端与转盘303连接,另一端与一拉杆305连接,所述往复机构的移动端拉动拉杆305带动转盘303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6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穴注入材料及OLED器件
- 下一篇:一种纳米铜粒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