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道路通行能力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5208.8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8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霄;肖永来;吴超腾;王环;原良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N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通 数据 道路 通行 能力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道路通行能力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特定的交通流模型;读取海量的道路车道交通流参数;利用上一步读取的道路车道交通流参数对选择的交通流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标定;拟合标定后的模型参数,获得拟合好的交通流模型。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通行能力标定方法人工获取信息工作量大、样本少,结果不可靠的问题,为自动化、长时间、大范围精确获取通行能力提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路网模型的道路交通通行能力提取方法,属于智能交通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行能力标定方法采用人工现场调查获取交通流原始参数,调查工作量大,获取数据精度、时空范围有限,导致通行能力样本少、可靠性低。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实现了大范围、实时交通信息采集,积累了海量交通流原始参数。从这些交通流原始参数中自动标定获取通行能力对于获取路网通行能力,标定影响因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道路规划、设计、交通控制、交通评价决策的通行能力提取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道路通行能力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特定的交通流模型;
步骤2、读取海量的道路车道交通流参数;
步骤3、利用步骤2读取的道路车道交通流参数对步骤1选择的交通流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确定道路车道交通流参数的初始族群,族群规模为N个;
步骤302、确定适应度函数λ(i,d),i为车道编号,d为日期,有:
式中,t为时间戳,n为一天中样本时间序列序号,V(i,t)为在t时刻实际采集的第i条车道的车速,为采用交通流模型拟合的在t时刻第i条车道的车速;
步骤303、确定族群更新规则:保留适应度值最高的N1个族群样本,淘汰N2个适应度值最低的N2个族群样本,随机产生N3个新的族群样本,对于适应度值处于中间的(N-N1-N2-N3)个样本,两两交叉取参数平均值产生(N-N1-N2-N3)个样本;
步骤304、步骤1选择的交通流模型按照步骤303确定的族群更新规则进行迭代;
步骤305、确定迭代终止条件,将结果输出更新到数据库;
步骤4、拟合标定后的模型参数,获得拟合好的交通流模型。
优选地,所述交通流参数包括车道编号、时间戳、车辆流量、车速、车辆密度。
优选地,步骤305中,所述迭代终止条件为:前后两次适应度值最低的模型参数差值小于规定值,自由流车速的差值小于1,临界车辆密度的差值小于1,指数参数的差值小于0.05。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
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的交通流模型,通过求导方法获取车道的通行能力;
步骤6、根据车道与路段的组成关系,依据步骤5得到的各个车道的通行能力合成为相应路段的通行能力;
步骤7、确定对路段的通行能力造成影响的影响因子,通过步骤6获得的各个路段的通行能力,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标定。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通行能力标定方法人工获取信息工作量大、样本少,结果不可靠的问题,为自动化、长时间、大范围精确获取通行能力提供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通行能力提取总体流程;
图2为车道交通流模型标定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5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