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初生炭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24236.8 申请日: 2019-06-02
公开(公告)号: CN112094659A 公开(公告)日: 2020-12-18
发明(设计)人: 邹本清 申请(专利权)人: 孔繁星
主分类号: C10B53/02 分类号: C10B5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601 黑***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初生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是一种初生炭Biochar的生产方法,旨在纠正“统一的标准大家没有用”用传统制木炭(500℃‑700℃)工艺,制农、林废弃物炭,误当Biochar生物质炭、生物黑炭、生物炭。初生炭为慢速热烈解(slov pytrolysis)专门生产过程的产物......“这种过程是无氧而相对低温(<500℃,一般介于240‑350℃)条件下的炭化过程,能够向热量转化较少,从而避免了大量碳逸失……”与国际IBI接轨,每吨初生炭可成吨节省原料,并缩短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有机质含量50%以上,提高产品质量;焦油全回收,不产生PAH也不冒黑烟、减排温室气体消除农业污染;直接増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开发市场提供技术保障。可配合当前禁烧农林废弃物提供廉价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法.是固碳增汇减排新举措。也可用做土壤改良剂、肥料缓释剂。

技术领域:初生炭(生物黑炭Biochar)属生态环境技术领域,是固碳增汇减排新举措,是土壤改良剂、肥料缓释剂。

背景技术:Biochar释成生物黑炭、生物炭或生物质炭。从NY/T3041-2016生物炭基肥标准,生物炭是400-700℃热解得到的稳定富碳产物。《在农业废弃物生物黑炭转化还田作为低碳农业途径的探讨》一文明确指出生物黑炭转化的技术工艺与流程,是Biochar的本质属性没兑现。中国没和国际制Biochar接轨:有机质含量低、贮汇低、肥效低,农民不认,市场清冷,企业认为投资回收时间长,推广受阻。

其源于制炭沿革(见专利ZL201120068970.7连续作业高效植物炭化炉):从土炭坑法到土炭窑。近几十年国内、外才改用砖窑。在20世纪30年出现移动式金属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稻壳变能源”后,出現了严重汚染环境的池式炭化炉,旨在消减稻壳存量。 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巴西蜂窝窑、阿根廷半橙窑、美国的密苏里窑和未被推广的欧洲施瓦茨窑。现行者需要燃烧部分加入窑中的木材。这技术工艺与流程,一直误导Biochat秸秆制炭。如2005年**公司搞出池式炭化装置。科学院科技查新:公布了对该生物黑炭技术已居世界先进水平。表一

GB/T17664-1999反映出传统技术的水平:制炭温度不能精确控制,通常在500℃-700℃。目前世界上仍然应用简单技术去制惊人数量的木炭。这些方法造成极大的浪费,它们需要直接燃烧掉一部分生物质来产生最初的热量,而且不能获得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放出的热量。当前生态环保部在海南省禁止直燃生物质及制炭。贯彻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个省级单位付诸实践。

其二是缺失制炭理论研究所致。

木炭是因树木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热裂解而制成的.反之凡含有上述化合物者都可热裂解而制成炭.各种作物秸秆及生活垃圾(椰壳、桃核及杏核、废轮胎、木材、锯末、石油基重油、纤维素、稻壳、玉米穗轴、糖、骨头等)均可制炭,凡是用制炭工艺,炭化终溫500℃-700℃。均称炭,前置原料名称。是木材者称木炭;是秸秆者称为秸秆炭. 有益的做法:根据Biochar功能,需用相应的制炭工艺过程制出。上述生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只完成干燥和预炭化两个阶段,引发生物质放热反应,終溫400℃,还没经过煅燒阶段,初始形成的炭。故称生物质初生黑炭,简称初生炭,本质就是低温成炭,含碳量最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给出一种初生炭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见中国科技出版社《中华新论》第一卷,《用热解法处理生物质废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技术之一》指出:)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高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在隔绝空气(无氧)的条件下,加强热使生物质分子逐渐克服氢键和范得华引力作用,水分排除,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离,自由基形成,自由基的反应会导致键断裂,发生氧化、分解、降解、脱水、裂解、歧化、脱羟基反应发生,形成数百种低分子气态有机挥发物VOCs,冷却后形成;液态化合物:焦油和木醋液;气态可燃物;固态炭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繁星,未经孔繁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42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