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可视化开发为内容开发提供页面框架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23805.7 | 申请日: | 201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5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飞;夏俊;古元;于龙;王娜;熊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904 | 分类号: | G06F16/904;G06F8/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高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可视化 开发 内容 提供 页面 框架 装置 方法 | ||
数据可视化开发为内容开发提供页面框架的方法,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接口定义步骤,排版布局录入步骤,排版布局解析步骤;本发明极大简化了排版布局的工作的复杂度,同时也避免了多种互不相容的排版实现,这就让数据可视化页面的排版在一种模式下操作进行。在本发明的生产实践中,使用本发明开发数据可视化界面时候,开发过程中大大降低了排版布局的难度,绝大部分人在简单培训后就可以掌握本排版布局的方法,极大的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软件开发领域中对数据可视化时页面开发和内容开发的衔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普及,web系统的一个分支数据可视化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数据可视化,是关于数据视觉表现形式的科学技术研究。其中,这种数据的视觉表现形式被定义为,一种以某种概要形式抽提出来的信息,包括相应信息单位的各种属性和变量。数据可视化主要是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数据可视化就一定因为要实现其功能用途而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或者是为了看上去绚丽多彩而显得极端复杂。为了有效地传达思想概念,美学形式与功能需要齐头并进,通过直观地传达关键的方面与特征,从而实现对于相当稀疏而又复杂的数据集的深入洞察。
数据可视化与信息图形、信息可视化、科学可视化以及统计图形密切相关。当前,在研究、教学和开发领域,数据可视化乃是一个极为活跃而又关键的方面。“数据可视化”这条术语实现了成熟的科学可视化领域与较年轻的信息可视化领域的统一。
在web开发领域,早期的数据展示基本都是以table的形式进行。随着浏览器对于图形化技术的集成,大量的统计图表技术在web前端侧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框架和技术产品,这就让浏览器展示数据的手段更加的多样化,使得以前靠文字展示内容的模式逐渐演变成图文结合的模式,甚至是纯图形化的表现模式。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这个趋势要求web前端能够展示更加多样化的数据,同时也要求web前端能够通过图形化技术来以视觉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数据在无形中进行了二次分析。
在可视化页面的生产实践中,会有两个相关方,它们分别是:生产方和应用方,生产方指的是数据可视化页面的制作组织,而应用方指的是数据可视化页面的使用人员以及使用的场景。在生产实践中,这两方都会碰到一些技术性的难题,这些难题具体如下:
1.应用方:应用方的技术难题主要体现在可视化页面展现的载体,展现的载体一般有投影仪,LED屏幕,个人电脑,甚至部分的可视化页面要求在移动端呈现,这些展现的载体落实到web前端技术领域,就是各个展现载体的分辨率不同,在开发实践中碰到的最大的分辨率有像影院的巨幕电影那么大的屏幕,最小的分辨率有大家日常使用的手机一般大小的屏幕,因此可视化大屏基本囊括了时下绝大部分的分辨率范畴。此外,可视化页面绝大部分的展示元素都是可视化图表,因此就算分辨率再小,具体的可视化图表元素也不能缩放过小超过了人眼能很舒适的识别的程度。
2.生产方:生产方所面对的可视化页面的开发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每一张可视化页面个性化太强,换个角度来说明就是不同的可视化页面共用的元素太少。时下的web前端在工程领域都会使用相应的web前端框架,而web前端框架在可视化封装这块主要是封装页面开发中通用的部分,其主要内容就是页面可视化那些固定的展示样式,核心就是web前端在浏览器端的排版和布局。下面具体说明这个问题,在web开发领域的完整流程中都会存在一个页面排版布局的技术开发过程,早期web系统基本都是应用管理系统,因此往往会有一些固定的页面排版布局模式。在传统的web系统开发中,这些排版布局都是在web前端架构中统一写好,具体的功能页面只是统一复用这些排版即开发具体功能页面时候,研发人员不需要关心统一的布局模式,而只需要关心自己所开发的功能页面即可,因此排版布局往往是web前端框架在可视化部分的一个核心功能,但是在可视化大屏页面里,每个页面都会有各自独立的排版布局模式,因此传统的web前端框架布局方案往往会失效,在数据可视化开发中一套系统下的两个可视化页面拥有不同的排版布局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3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