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度的3D打印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3667.2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7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湛;曾庆光;李远兴;赵丽特;金婷婷;余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C08K3/08;C08L83/04;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5290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打印 柔性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高灵敏度的3D打印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毛细悬浊液,以PDMS作为第一相液体、IL作为第二相液体,Ag粉或银片作为导电载体,Rh作为催化剂,PMHS作为为交联剂,由第一相液体和第二相液体构成悬浊液,然后结合银粉或银片形成电导型传感器柔性导电材料胶体,该方法通过PDMS胶体、PMHS交联剂、Rh催化剂形成高伸缩变形的高分子胶体的主体,疏水性Ag颗粒提供电导性。本发明通过采用第一相、第二相液体制备出基于毛细管力悬浊液的柔性传感器的Ag‑PDMS胶体,相对传统的传感器胶体,提升了柔性传感器胶体的性能,并且通过第二相溶液增加了银颗粒的链接,形成银颗粒串,从而有效提升电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灵敏度的3D打印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传感器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包括在医疗电子、环境监测和可穿戴等领域。例如在环境监测领域,携带柔性传感器的设备,可以监测台风和暴雨的等级。在可穿戴方面,柔性传感器可以测试皮肤的相关参数。
柔性传感器的主要是金属材料(金Au,银Ag,铜Cu)、无机半导体材料(氧化锌ZnO,硫化锌ZnS)、有机材料、活性材料和柔性基底(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组成。常规柔性传感器制备形成胶体的电导率不高,金属材料的质量百分比高,成本高,并且伸缩变形有限。
在制作方法,为了得到高性能的柔性传感器,需要特殊的制作方法。因为柔性传感器对尺寸和厚度都有严苛的要求,以及对导电性要求很高,所以在制作工艺上有严苛的要求。
目前柔性传感器主要采用多种不同比例的溶剂、柔性基底、添加剂和金属材料组成,成份比较复杂,稳定性较差,伸缩变形有限,金属成分比例较高。在长时间应用之后,容易变形失效。比如采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C(Polycarbonate)具有很高的杨氏模量,伸缩变形较小,不利于制备高伸缩变形的、灵敏度高的柔性传感器。其次在金属传导材料上,Al、Zn、Au和CNT等尝试用做传感器中,但是金属材料的质量比例较高才能获得较高的电导率,和灵敏度。
其次,常规制作工艺通常采用压模成型,制作出的柔性传感器的外观较单一,功能也是简单,尺寸较大。采用常规工艺制作的柔性传感器由于尺寸较大,限制了其在精密加工的用途,并且降低了其使用寿命、性能稳定性和灵敏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灵敏度的3D打印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毛细管悬浊液效应,制备柔性传感器胶体材料,本发明可以制备出粘弹性更高、稳定性更好的新型柔性传感器胶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灵敏度的3D打印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毛细悬浊液,其中,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相液体、IL作为第二相液体,Ag粉或银片作为导电载体,氯化铑(Rh)作为催化剂,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作为为交联剂,由第一相液体和第二相液体构成悬浊液,然后结合银粉或银片形成电导型传感器柔性导电材料胶体,该方法通过PDMS胶体、PMHS交联剂、Rh催化剂形成高伸缩变形的高分子胶体的主体,疏水性Ag颗粒提供电导性。
进一步的,毛细管悬浊液中PDMS和Ag经过Mixer均匀,Rolling辊压加工混合后,分别加入Rh催化剂、PMHS交联剂和IL第二相溶液,然后进行Mixer旋转混合均匀,最后经过脱泡完成整个柔性传感器胶体的制作过程,然后把该毛细管悬浊液的Ag-PDMS流变体放置于3D打印机,通过改变喷嘴和打印图像,获得不同传感器线宽和阵列的3D打印柔性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常温下,将一定量的PDMS和Ag混合,并经过Mixer设备在转速为1000/min条件下混合均匀;
S2)、在常温下,将一定量的Rh催化剂和一定量的PMHS交联剂与步骤S1)中制备的溶液混合,然后进行Mixer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3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