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依据数据重要性分类存储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1926.8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9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于辉;刘善武;李进;刘文敏;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8;G06F16/951;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郗艳荣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依据 数据 重要性 分类 存储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依据数据重要性分类存储系统及方法。该基于区块链依据数据重要性分类存储系统,包括元数据爬虫模块,数据重要性判定模块,数据重复性判定模块,数据存储路由信息模块,SQL Server数据库集群和区块链存储模块;待存储数据经数据存储路由信息模块接入SQL Server数据库集群和区块链存储模块,由SQL Server数据库集群存储非重要性数据,区块链存储模块存储重要性数据。该基于区块链依据数据重要性分类存储系统及方法,在避免重复存储的同时实现了对重要性数据和非重要性数据的分别存储,同时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和不可删除等特点,实现了对海量数据资源池中重要性数据的高效存取,提高了存储资源的存储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依据数据重要性分类存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量逐渐呈现几何式增长。因此带来的问题是,数据检索效率越来越低,许多重要的数据被湮没在巨量的垃圾(非重要)数据中,既造成了存储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
现有的存储方式及存储系统没有对数据的重要性进行判断,没有针对重要性数据进行有效存储和检索,存储硬件设备被大量消耗在存储不重要的垃圾数据资源的过程中。
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区块链技术具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永久保存的特性,数据的真实性和健壮性高。当前,区块链已经在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各种虚拟货币尤其以比特币最能作为其代表;除可以用在金融行业外,其他诸如物流行业、房地产行业等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比传统的数据库或其他记录方式,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区块链依据数据重要性分类存储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基于区块链依据数据重要性分类存储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区块链依据数据重要性分类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元数据爬虫模块,数据重要性判定模块,数据重复性判定模块,数据存储路由信息模块,SQLServer数据库集群和区块链存储模块;所述元数据爬虫模块通过数据重要性判定模块连接到数据存储路由信息模块,所述数据存储需求经数据重复性判定模块接入数据存储路由信息模块,待存储数据经数据存储路由信息模块接入SQLServer数据库集群和区块链存储模块,由SQLServer数据库集群存储非重要性数据,区块链存储模块存储重要性数据;
所述SQL Server数据库集群包括SQL Server存储集群管理模块和SQL Server存储节点,SQL Server存储集群管理模块对非重要性数据在SQL Server存储节点的存储行为进行管理,同时监测和管理SQL Server存储节点状态;
所述数据存储路由信息模块还连接有数据存储路由信息备份模块,同时所述数据存储路由信息模块通过智能合约模块连接到区块链存储模块;所述智能合约模块自动调用重要性数据,计算在区块链存储模块中的具体存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1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构数据源间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设备
- 下一篇:知识管理系统及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