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化学采油用调剖堵水剂两性离子聚合物颗粒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1628.9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星;陈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益瑞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64 | 分类号: | C08F220/64;C08F220/58;C08F226/02;C08F222/38;C09K8/512;C09K8/508;C09K8/8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163711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化学 采油 用调剖堵 水剂 两性 离子 聚合物 颗粒 | ||
本发明涉及采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油田化学采油用调剖堵水剂两性离子聚合物颗粒,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40‑50份烯烃类物质,10‑15份的胺类物质,0.04‑0.15份交联剂,0.04‑0.15份引发剂,5‑10份助剂,35‑55份水。还提供了一种调剖堵水剂两性离子聚合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技术领域,具体的更涉及一种油田化学采油用调剖堵水剂两性离子聚合物颗粒。
背景技术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大部分油藏储层高孔高渗,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高,导致注入水沿高渗条带突进明显。同时,边底水干扰强烈,油井见水后含水率迅速上升,产油量大幅下降。由于层内、层间的非均质性,注入水通常有80%~90%被厚度较小的高渗透层吸收,导致注水剖面很不均匀。为了发挥中低渗透层的作用,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必须对高渗透层进行一定程度的堵塞,使后续注入水进入中低渗透层,因此需向井中注入调剖剂。
目前在油田现场使用的调剖剂种类有近百种,对油田采收率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因为油藏条件、地质特点和流体性质的差异,这些调剖剂的现场应用又都存在一定的性能缺点:如目前在油田使用比较普遍的冻胶类调剖剂,耐温抗盐抗剪切性能差,在高矿化度油田水中,成胶性能差,甚至不成胶;在高温油藏条件下,要么成胶时间短,要么所成冻胶很快破胶,失去调剖作用,经过地层的剪切,成胶后的冻胶抗压强度低。又比如目前油田现场所用的体膨颗粒类调剖剂,大部分是以无机盐类添加膨润土改性制得,现场调剖施工时发现吸水速度和膨胀速度较快,易在近井地带堆积,易堵塞施工管柱,进入地层后受到地层压力易破碎,失去调剖效果,同时抗盐、抗温性能一般,极易受到地层高矿化度和高剪切的影响。尤其是在高矿化度的油田水中,吸水率低,吸水膨胀后强度低點弹性差,调剖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田化学采油用调剖堵水剂两性离子聚合物颗粒,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40-50份烯烃类物质,10-15份的胺类物质,0.04-0.15份交联剂,0.04-0.15份引发剂,5-10份助剂,35-55份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烯烃类物质选自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甲基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2-二甲基-7-辛烯酸、N-苄基-N-(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甘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胺类物质至少包括磺酰胺类单体、直链二胺单体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交联剂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乌洛托品、甲醛、苯硼酸、硼砂、硼酸、N1,N1,N2,N2-四烯丙基乙二胺、N,N′-乙烯基双丙烯酰胺、三烯丙基胺、三烯丙基(甲基)硅烷、三烯丙基(苯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助剂选自钠基膨润土、改性淀粉、羧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烯烃类物质为2,2-二甲基-7-辛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组合;所述2,2-二甲基-7-辛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0.1-0.5):(0.1-0.8)。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磺酰胺类单体、直链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5-1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磺酰胺类单体的结构中同时有苯环和氨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直链二胺单体中的碳原子数为7-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益瑞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益瑞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1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