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的固液分离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1020.6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5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曹阳;戴文宇;周浩;陈政东;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C02F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分离 净化 装置 | ||
1.一种节能的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液分离组件:用于将固液分离;
水动力组件:设置在固液分离组件的下端,利用固液分离之后的液体的重力作用,产生动力;
固体渣排出组件:用于将固液分离组件分离之后的固体渣排出;
传动组件:与水动力组件和固体渣排出组件连接,将水动力组件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固体渣排出组件,用于将固体渣排出;
过滤组件:用于对经过水动力组件的液体进行过滤;
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包括:处理桶(1),第一桶体(6),扇形板(13),漏斗(4);
所述处理桶(1)上部设有进水管(2),处理桶(1)下部连接有漏斗(4),漏斗(4)上端的尺寸和处理桶(1)的尺寸相同,实现处理桶(1)和漏斗(4)的无缝连接,处理桶(1)内设有第一桶体(6);
扇形板(13)为多个,扇形板(13)一端与处理桶(1)内壁固定连接,扇形板(13)底端与第一桶体(6)侧壁固定连接,扇形板(13)的侧边与固体渣排出组件连接,多个扇形板(13)与固体渣排出组件连接,在处理桶(1)内形成倒立的圆锥台结构,所述扇形板(13)上开设有通孔;
待处理的垃圾通过进水管(2)进入处理桶(1),垃圾中的液体部分通过扇形板(13)的孔,进入处理桶(1)的下部,从而进入漏斗(4)中;垃圾中的固体部分沿着扇形板(13)进入第一桶体(6);
所述水动力组件包括:排水管(19),叶轮(20),第二横杆(21),阀门(5);
所述漏斗(4)内部下侧设有阀门(5),所述漏斗(4)底端连接有排水管(19),排水管(19)内部设有叶轮(20),所述排水管(19)侧壁对称嵌入有两个第二横杆(21),所述第二横杆(21)一端穿入排水管(19)内与叶轮(20)固定连接,第二横杆(21)的另一端与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二桶体(25),第一滑块(26),滑杆(27),圆盘(28),弹簧(29),孔箱(30),第二滑块(31)和第二密封环(32);
漏斗(4)底面连接第二桶体(25),第二桶体(25)内设有第一滑块(26),第一滑块(26)底面连接滑杆(27),所述滑杆(27)底端穿出第二桶体(25)连接圆盘(28),所述第二桶体(25)内设有弹簧(29),所述弹簧(29)底端与第一滑块(26)顶面贴合;
所述圆盘(28)开有多个通槽(281),圆盘(28)顶面环形开有多对滑槽(282),所述滑槽(282)与通槽(281)相通,滑槽(282)的高度小于通槽(281)的高度,通槽(281)内设有孔箱(30),孔箱(30)内装有活性炭颗粒,孔箱(30)侧壁设有第二滑块(31),第二滑块(31)与滑槽(282)配合,排水管(19)底端侧壁与圆盘(28)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环(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桶体(6)内部设有凸块(7), 所述凸块(7)中部高、两侧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渣排出组件包括:筒体(8),旋转轴(9),第一斜齿轮(10),铰轮(11)和排渣管(12);
所述筒体(8)周向均匀分布,筒体(8)倾斜设置,筒体(8)周壁设有通孔,筒体(8)一端与处理桶(1)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桶体(6)侧壁设有通孔,筒体(8)另一端与第一桶体(6)的通孔连接;
所述筒体(8)内设有旋转轴(9),旋转轴(9)顶端穿出筒体(8)和处理桶(1)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0),所述旋转轴(9)上固定套有铰轮(11),所述铰轮(11)设置在筒体(8)内;
对应筒体(8)的位置,在处理桶(1)侧壁设置排渣管(12),排渣管(12)与筒体(8)相通;
第一桶体(6)内的固体部分通过铰轮(11)的运输通过筒体(8)从排渣管(12)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9)和第二横杆(2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10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