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去除养殖污水中氨氮的开塞利节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0704.4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任竹青;黄祚建;张瑞昊;陈路鹏;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6;C02F101/16;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养殖 污水 中氨氮 开塞利节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场污水好氧深度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能去除养殖污水中氨氮的开塞利节杆菌及其应用。申请人自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开塞利节杆菌(Arthrobacter Keyseri),该菌株在超高氨氮浓度(2000mg/L)条件下存活并有一定的除氮能力,将其添加到猪场污水中,可大幅度降低污水中的氨氮值,COD、TP、TN、TSS各项指标均下降,该菌株可用于制备成商品化的污水处理菌剂,作为畜禽养殖场污水好氧处理工艺的外源添加菌种,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达到污水无害化处理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场污水好氧深度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高效去除养殖污水中氨氮的开塞利节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养殖业污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由于畜禽粪尿的淋溶性很强,粪尿中的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等淋溶量很大,如不妥善处理,就会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滤进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有机物的分解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臭;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度下降后,大量有机物质可在厌氧条件下继续分解,分解中将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可使水体浑浊,降低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水体底部缺氧,使水体同化能力降低;氮、磷可使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结果会使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过高,人畜若长期饮用会引起中毒,而一些有毒藻类的生长与大量繁殖会排放大量毒素于水体中,导致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从而严重地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粪尿中的一些病菌、病毒等随水流动可能导致某些流行病的传播等。
目前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两大类,厌氧工艺有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厌氧滤器(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复合厌氧反应器(UASB+AF)、两段厌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等;好氧处理工艺又可分为天然好氧生物处理法(水体净化、土壤净化)和人工好氧处理的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厌氧/好氧(A/O)及氧化沟法等。
如果直接采用好氧工艺处理固液分离后的养殖业污水,虽然比厌氧处理工艺节省大量的基建成本,但由于曝气过程中消耗的动力大,需要巨额的能源成本仍会造成污水处理成本仍高居不下,对畜禽养殖企业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降低污水的处理成本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开塞利节杆菌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为一种革兰氏阳性化能异养菌。节杆菌属菌是一类普遍存在的具有较高遗传适应性的细菌,它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目前已有节杆菌属类细菌对污染物降解的报道,如节杆菌(Arthrobacter sp.)YC-RLl(闫艳春,任磊,史延华,et al.一种节杆菌属细菌及其应用.),但未见有关开塞利节杆菌可降解污染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高效去除养殖污水中氨氮的开塞利节杆菌,所述菌株已于2019年1月21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分类命名:开塞利节杆菌(Arthrobacter Keyseri)A-4,保藏编号:CCTCC NO:M2019065,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开塞利节杆菌(Arthrobacter Keyseri)A-4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能高效去除养殖污水中氨氮的开塞利节杆菌的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0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噬菌蛭弧菌冻干粉制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株表皮葡萄球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