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及和滇黄精的套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0620.0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3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中;王力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澜沧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2;A01G20/00;A01G22/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普洱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滇黄精 白及 套种 土壤改良 背风向阳 生长 地块 浅根系植物 深根系植物 后期管理 生态环境 养分转化 覆盖层 前处理 土壤 发霉 基肥 加盖 垄面 透气 叶面 种植 浇水 施肥 栽种 肥料 阻挡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和滇黄精的套种方法,所述的白及和滇黄精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背风向阳的地块,经土壤改良后起垄,栽种,然后加盖5~10cm的透气覆盖层,浇水至土壤湿度为60~80%;所述的土壤改良是将背风向阳的地块经前处理、施肥和肥料养分转化为成为白及和滇黄精种植的基肥地,白及和/或滇黄精种植后期管理主要控制土壤湿度即可。由于滇黄精属于深根系植物;而白及属于浅根系植物;滇黄精和白及间隔套种将会形成一个互补互助生长的生态环境,白及由于叶面相对较大,在下部可以充分保证滇黄精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同时可以阻挡垄面发霉等危害,滇黄精由于较高,同时保证了白及能够正常生长,同时大幅提升了白及和滇黄精产量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及和滇黄精的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白及,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白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及和滇黄精的套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白及和滇黄精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背风向阳的地块,经土壤改良后起垄备用;
2)将白及和滇黄精种苗隔行进行栽种,白及和滇黄精之间行距为10~20cm,间隔的白及行距和间隔的滇黄精行距均为30~50cm,栽种后加盖5~10cm的透气覆盖层,浇水至土壤湿度为60~80%;
所述的土壤改良是将背风向阳的地块经前处理、施肥和肥料养分转化为成为白及和滇黄精种植的基肥地,白及和滇黄精种植后期管理主要控制土壤湿度即可。
本发明通过对种植地的改良形成适宜白及和/或滇黄精种植的基肥地,一次性提供白及和滇黄精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同时结合坡度为10~30°的高垄,加上5~10cm的透气覆盖层,形成了一个适宜白及和滇黄精生长的小型生态环境,同时由于滇黄精属于深根系植物;而白及属于浅根系植物;滇黄精和白及间隔套种将会形成一个互补互助生长的生态环境,白及由于叶面相对较大,在下部可以充分保证滇黄精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同时可以阻挡垄面发霉等危害,滇黄精由于较高,同时保证了白及能够正常生长,同时大幅提升了白及和滇黄精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白及和滇黄精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背风向阳的地块,经土壤改良后起垄备用;
2)将白及和滇黄精种苗隔行进行栽种,白及和滇黄精之间行距为10~20cm,间隔的白及行距和间隔的滇黄精行距均为30~50cm,栽种后加盖5~10cm的透气覆盖层,浇水至土壤湿度为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澜沧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澜沧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0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网高效种植技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葱水插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