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避险逃生屋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19517.4 | 申请日: | 201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苗建青;李金雷;陈强;常春辉;朱高云;赵伟丰;刘帅东;李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避险 逃生 逃生通道 逃生车 钢丝绳 锁绳器 制备 地质条件 方便装配 人员安全 施工进度 外力作用 弧板 下沿 撤离 防护 安全 移动 施工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安全避险逃生屋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避险逃生屋包括避险屋、逃生通道和逃生车,逃生车的前端设有与钢丝绳对接的锁绳器,逃生车通过锁绳器由钢丝绳带动在逃生通道内移动逃生。方法是依地质条件设至少一个避险屋和逃生通道,施工人员借助逃生车、锁绳器和钢丝绳在外力作用下沿逃生通道和对接弧板完成逃生。本发明能借助外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员安全撤离,具有方便装配,与施工进度同步防护,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安全避险逃生屋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中,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撤离和救援是一道难题。隧道施工中常见发生紧急情况多为掌子面塌方,常规防范措施是在掌子面设一避险屋,塌方时施工人员逃入避险屋等待外部救援。避险屋的逃生功能不足,避险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撤离,更无法借助外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安全撤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安全避险逃生屋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能借助外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员安全撤离,具有方便装配,与施工进度同步防护,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为此,本发明包括避险屋和逃生通道,其中:
避险屋:用于隧道塌方时施工人员的避险。避险屋位于隧道施工掌子面的一侧边。避险屋的底面为一块矩形厚钢板。构成避险屋三侧壁面的工字钢支柱的下端与厚钢板的上端面对应侧边焊成一体结构,并排设置的数根工字钢的下端面对应两侧边与对应的工字钢支柱的上端焊成一体结构形成避险屋顶。同一侧壁面的工字钢支柱的内侧之间用斜支柱连成一体。避险屋的侧壁开口面向隧道中心线。与侧壁开口面对面的避险屋内侧壁外端顶持在对应的隧道侧壁上。相邻隧道出口面避险屋的侧壁面的右侧下部设有逃生口。所述的避险屋至少为一个,数个避险屋呈间隔距离位于隧道一侧壁下端的地面上。
逃生通道:用于借助外力完成避险屋内施工人员的安全撤离。逃生通道由内径至少为55cm的钢管串连对接形成。逃生通道的一端口与避险屋的逃生口相通,逃生通道的终端口位于己完工的隧道侧壁处或位于隧道洞口外。逃生通道沿隧道侧壁下端与地面夹角处布设。逃生通道的外侧壁下部固定有钢丝绳管道。钢丝绳管道沿逃生通道的外侧壁下部布设。钢丝绳管道的外端口依次横贯过对应处的避险屋与逃生通道的终端口齐平。内端的逃生通道口的下部设有转向滑轮。钢丝绳的一端穿过钢丝绳管道内回绕转向滑轮沿逃生通道口内导出逃生通道的终端口并与钢丝绳的另一端对接。逃生通道终端口的外侧设电机,电机通过电机轮带动钢丝绳沿逃生通道内侧壁下部移动,位于相邻的避险屋之间的相邻逃生口通过一段逃生通道相通,横贯避险屋内的钢丝绳外露。
逃生车:用于承载避险屋内人员沿逃生通道逃生,或向避险屋内运送救生物资。逃生车的车体横截面为与钢管适配的弧形。逃生车体为矩形板体。逃生车体的下端两侧边设有四个万向轮。逃生车体的前端设有连接绳,连接绳的前端设有与钢丝绳对接的锁绳器。逃生车通过锁绳器由钢丝绳带动在逃生通道内移动。位于逃生通道终端出口外端对应锁绳器卡柄的钢丝绳侧上端的隧道壁上设脱锁卡板。
所述的锁绳器为前窄后宽的梯形条状体。锁绳器的上端面一侧设有贯通锁绳器前、后侧面供钢丝绳卡卧其内的置缆槽。置缆槽外侧的锁绳器上设有由后侧面角向前侧面对角倾斜的斜滑道。斜滑道与置缆槽横向相通。斜滑道上端与对应的锁绳器上端面为开口槽。活动楔块的一侧滑配在斜滑道内,活动楔块的外侧边位于置缆槽内,卡柄滑配在开口槽上端的锁绳器上端面上。卡柄的下端面中部穿过开口槽与对应部的活动楔块连成一体。
所述的斜滑道的中轴线与置缆槽的中轴线夹角为25°~35°。所述的连接绳为直径3~5mm的钢丝绳。所述的钢管的厚度为2~4cm。
所述的数个避险屋呈间隔距离位于隧道一侧壁下端的地面上,相邻的避险屋之间的相邻逃生口通过一段逃生通道相通,各段逃生通道和避险屋之间用同一条钢丝绳管道和同一条钢丝绳串联,通过避险屋内的钢丝绳位于对接弧板上,对接弧板位于避险屋内地面钢板上,对接弧板的两端分别与避险屋内逃生通道的下部两端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9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