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浪涌浮体、水体温度测量装置和综合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8411.2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6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景松;周欣;马洪宇;薛宇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14;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浪涌 水体 温度 测量 装置 综合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浪涌浮体、水体温度测量装置和综合测量系统;防浪涌浮体中的浮材首尾相围接,该浮材包括靠近浮材的中心轴线的第一侧和远离中心轴线的第二侧;防浪板连接于浮材的第二侧。通过该方式,浮材首尾围接形成的空心区域有利于水体正常接收太阳辐射,避免浮材遮挡太阳辐射对浮材以下水体造成的温度或其他水体参数影响;同时防浪板可以减少水体波浪的起伏升沉,降低水体的搅拌、扰动对水体温度或其他水体参数造成影响;因而上述防浪涌浮体可以使采集到的水体参数更加准确、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调查专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浪涌浮体、水体温度测量装置和综合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海表面温度是海-气相互作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由于海面作为大气的底边界,其温度变化可以直接对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海表面温度日变化过程是由太阳短波辐射所引起的周期性变化,虽然是高频小尺度变化过程,但是通过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海表面温度日变化过程对海洋及大气的平均态、季节内乃至年际尺度的变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海表面温度微结构测量对提高耦合模式预报能力重要作用。
在低海况时,由于太阳辐射作用,近表层海水温度形成显著地垂直分层,进而导致水体密度分层,抑制湍流的生成,从而导致海洋表层水体与下层水体垂直交换的减弱,影响海气之间的热量和气体交换;而到夜间,海表面降温产生垂直对流,又会增强湍流,进而增强海气之间的热量和气体交换。在短短一天的时间内,海洋近表层的水体温度变化却对海气之间的热量和气体交换起完全相反的作用。而这个过程却没有长时间、精细化的观测数据予以支持。另外,上述过程没有考虑背景的流场作用,如果在浅海潮流较强海区,近表层海洋温度又是如何演化,且如何影响海气之间的热量和气体交换同样急需观测并获取观测数据。
可见海洋近表层0-10米深度范围内,海水温度的高精度、高垂直分层的观测极其重要,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我们现有的海洋表层温度测量中,卫星观测、走航观测、定点浮标观测是常用观测手段。现场观测数据成本较高,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存在不连续性,数据采集的时效性难以满足;卫星观测范围广、成本低,但数据测量精度低,因此迫切需求一种高准确度、实时测量的装置来获取海表面温度。
现场观测装置通常需要设置在浮体上,然而现有的浮体对海水搅拌、升沉的抑制程度较低,且浮体自身可能会遮挡阳光,影响海水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最终影响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浪涌浮体、水体温度测量装置和综合测量系统,以使采集到的水体参数更加准确、稳定。
第一方面,本方面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防浪涌浮体,包括防浪板和浮材;浮材首尾相围接;浮材包括靠近浮材的中心轴线的第一侧和远离中心轴线的第二侧;防浪板连接于浮材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上述浮材的形状为环形;防浪板的形状为环形;防浪板设置于浮材远离中心轴线的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防浪涌浮体还包括浮材挡板;浮材挡板设置于浮材的底部;浮材挡板设置于防浪板靠近中心轴线的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防浪板上设置有开孔。
进一步地,上述开孔的形状为点状或条状;防浪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多个开孔均匀分布在防浪板上。
第二方面,本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体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单元、控制单元、传输单元和上述防浪涌浮体;测量单元设置于浮材的中心轴线上;测量单元包括多段依次拼接的温度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包括预设长度的柱形壳体、以及按照预设采样间隔安装在柱形壳体上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和传输单元设置于防浪涌浮体上;传输单元与外部的控制平台通信连接;测量单元位于水面以下,测量单元中的各段温度测量模块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相应深度的水温数据,以电磁耦合的方式传输至控制单元;传输单元将水温数据传输至控制平台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8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