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错配结合蛋白的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8166.5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9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柴百惠;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00 | 分类号: | C07K14/00;C12N15/11;C12N15/70;C12N1/21;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崔佳佳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蛋白 突变体 及其 编码 基因 | ||
1.一种错配结合蛋白,其特征在于,
a.包含如SEQ ID NO:52所示氨基酸序列且具有选自以下至少一组的突变:
1)第120位和第151位的丝氨酸均突变为半胱氨酸,
2)第157位的亮氨酸和第233位的甘氨酸均突变为半胱氨酸,
3)第451位的谷氨酸和第465位的缬氨酸均突变为半胱氨酸,
4)第609位的蛋氨酸和第723位的苏氨酸均突变为半胱氨酸,或
5)第120位的丝氨酸、第157位的亮氨酸、第451位的谷氨酸和第609位的蛋氨酸均突变为半胱氨酸;或
b.具有a)所限定的序列经过1-20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序列,且基本具有a)所限定的错配结合蛋白功能的由a)衍生的错配结合蛋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配结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错配结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4、SEQ ID NO:56、SEQ ID NO:58、SEQ ID NO:60、或SEQ ID NO:62序列所示。
3.编码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配结合蛋白的基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如SEQ ID NO:53、SEQ ID NO:55、SEQ ID NO:57、SEQ ID NO:59、或SEQ ID NO:61所示。
5.包含权利要求3所述编码基因的载体。
6.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细胞含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基因。
7.权利要求6所述宿主细胞在生产错配结合蛋白中的应用。
8.一种制备错配结合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培养权利要求6所述的宿主细胞,使之产生所述错配结合蛋白;和
b.从培养液中分离所述错配结合蛋白。
9.权利要求1所述错配结合蛋白在识别并结合DNA错配的应用。
10.改造野生型错配结合蛋白使之提高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野生型错配结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52所示氨基酸序列作比对;
b.改造所述野生型错配结合蛋白的编码序列,使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对应于SEQ IDNO:52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选自以下至少一组的突变:
1)第120位和第151位的丝氨酸均突变为半胱氨酸,
2)第157位的亮氨酸和第233位的甘氨酸均突变为半胱氨酸,
3)第451位的谷氨酸和第465位的缬氨酸均突变为半胱氨酸,
4)第609位的蛋氨酸和第723位的苏氨酸均突变为半胱氨酸,或
5)第120位的丝氨酸、第157位的亮氨酸、第451位的谷氨酸和第609位的蛋氨酸均突变为半胱氨酸;
c.将b得到的编码序列直接转染合适的宿主细胞或经载体引入合适的宿主细胞;
d.培养c得到的宿主细胞;
e.从步骤d得到的培养体系中分离所述宿主细胞产生的错配结合蛋白;和
f.测定所述错配结合蛋白的热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81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