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墩多孔大跨长联连续钢构不平衡段悬浇施工工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17513.2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0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苏春生;汤振亚;何十美;梁朋刚;孙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贾林 |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平衡段 平衡不平衡 施工工法 标高 高墩 混凝土 非对称悬臂 混凝土浇筑 单元分析 施工工期 施工荷载 堆载 配重 预压 保证 节约 施工 | ||
1.高墩多孔大跨长联连续钢构不平衡段悬浇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有限单元分析,建立迈达斯模型,采用对不平衡段预抬标高的方法来平衡不平衡段混凝土的重量;采用轻配重来平衡不平衡段施工时的施工荷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墩多孔大跨长联连续钢构不平衡段悬浇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有限单元分析,建立迈达斯模型,根据全桥的实际下沉量与理论下沉量做对比分析调整不同梁段的立模标高;
步骤S2:挂篮前移、定位、立模;
步骤S3:钢筋、模板工程施工;
步骤S4:混凝土施工;
步骤S5:预应力张拉及压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墩多孔大跨长联连续钢构不平衡段悬浇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已施工段顶面找平,其上铺设垫梁及轨道;
步骤S22:对悬浇段另一侧进行配重;
步骤S23:放松底模架前吊架、后吊架、底模架后,横梁用2个10t倒链悬挂在外模走行梁上;
步骤S24:拆除后吊带与底模架的连结;
步骤S25:解除桁架后端锚固螺杆;
步骤S26:轨道顶面安装10t倒链,并标记好前支座移动的位置;
步骤S27:用倒链牵引前支座,使挂篮桁架、底模、外模一起向前移动;
步骤S28:移动到位后,安装后吊带,将底模架吊起;
步骤S29:解除外模走行梁上的一个后吊杆,将吊架移至前一梁段顶板预留孔处,然后再与吊杆连结,用同样的办法将另一吊架移前一梁段;
步骤S210:挂篮行走到位后,调整立模进行下一梁段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墩多孔大跨长联连续钢构不平衡段悬浇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具体是指:对悬浇段的另一侧采用水箱配重;采用墩身和承台的平模组成水箱的侧壁,且水箱内安装塑料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墩多孔大跨长联连续钢构不平衡段悬浇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在对步骤S2中的模板的坐标、尺寸和高程验收合格后,进行梁体底腹板钢筋、预应力孔道安装及定位;
步骤S32:内模、侧模安装;
步骤S33:梁体顶板钢筋、预应力孔道安装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墩多孔大跨长联连续钢构不平衡段悬浇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挂篮就位后调整标高时,必须按照计算的预抬标高定位,并对标高进行复测;
步骤S42:采用两台混凝土汽车泵从已浇筑混凝土外向进行浇筑,泵管是指从梁面上通过;两段对称同时进行浇筑;在浇筑过程中保证水平分层、斜向分段、对称和连续浇筑;
步骤S43:浇筑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养护;
步骤S44:对于梁段接缝进行处理;对梁段混凝土接缝表面凿毛,清除水泥浆和松散石子,在新混凝土浇筑前,浇筑一层水泥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墩多孔大跨长联连续钢构不平衡段悬浇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是指:
在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强度后进行张拉,横向张拉在挂篮前移就位后进行,竖向精轧螺纹钢筋的张拉待纵向、横向张拉完成后进行;
所述竖向和纵向张拉梁段数之差不得大于3节;
张拉采用“双控”法进行,即根据“0→10%σk→σk→补拉σk→锚固”来控制张拉力,以伸长值来校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墩多孔大跨长联连续钢构不平衡段悬浇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是指:在张拉完成48h以内,采用真空压紧技术进行孔道压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75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劲性骨架胎架及其制作劲性骨架的方法
- 下一篇:桥梁偏压位移后加固复位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