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半导体介质耐压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7136.2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4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开洲;付强;唐昭焕;胡刚毅;许斌;陈光炳;王健安;王育新;张振宇;杨永晖;钟怡;刘勇;黄磊;王志宽;朱坤峰;陈文锁;邱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861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半导体 介质 耐压 终端 | ||
1.一种高压半导体介质耐压终端,包括高掺杂半导体材料层、形成于所述高掺杂半导体材料层上的外延层、所述外延层顶部部分区域处理后形成的有源器件区、所述有源器件区顶端形成的电极,在所述有源器件区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深槽,所述第一深槽垂直穿过所述外延层,进入到所述高掺杂半导体材料层,所述第一深槽进入到所述高掺杂半导体材料层内的深度大于0;在所述第一深槽内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介质绝缘层,且在所述第一深槽内填充形成有半绝缘层;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延层上垂直开设有进入到所述高掺杂半导体材料层的第二深槽,根据所述第二深槽与所述有源器件区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二深槽的横向宽度与所述外延层的关联性,对所述高压半导体介质耐压终端进行设计,从而提高所述高压半导体介质耐压终端的耐压性能;
所述第二深槽与所述第一深槽开设在所述有源器件区的同一侧,在所述有源器件区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三深槽,所述第三深槽垂直穿过所述外延层,所述第三深槽进入到所述高掺杂半导体材料层内的深度大于0;进入到所述高掺杂半导体材料层,在所述第三深槽内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介质绝缘层,且在所述第三深槽内填充形成有半绝缘层;在所述第一深槽与所述第二深槽之间的外延层上形成有PN结耐压区,所述PN结耐压区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有源器件区的横向宽度,所述第二深槽内填充形成有第二介质绝缘层,所述电极与所述有源器件区、半绝缘层和PN结耐压区电连接;
所述PN结耐压区是与外延层相反导电杂质类型,并起到承受反向耐压等效PN结的作用,或者是能起到承受反向耐压的肖特基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介质耐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槽和第三深槽进入到所述高掺杂半导体材料层内的深度相等,均为第一深度,所述第二深槽进入到所述高掺杂半导体材料层的第二深度与所述第一深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外延层垂直长度的-0.1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介质耐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深槽的横向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外延层垂直长度的0.1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介质耐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深槽在底部和侧壁形成第一介质绝缘层后,填充形成第二介质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介质耐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横向延伸至所述第二介质绝缘层表面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深槽的宽度,且大于或者等于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71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和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一种非对称型的可重构场效应晶体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