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16438.8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2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翁行尚;张小春;赵鹏;吴正旭;黄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34;C02F101/36;C02F101/38;C02F103/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苏晶晶 | 
| 地址: | 51064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取代 苯并咪唑 有机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离回收有机废水中的醇类物质;S2.分离回收有机酸,得到有机酸和回收母液;S3.分离回收苯胺;S4.将S3中的分离废液芬顿法深度氧化絮凝,分离上清液,脱色吸附去除后出水送污水处理厂。本发明处理的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为含有高浓度的醇类、有机酸和苯胺的有机废水,其中醇类的浓度为30~40%,有机酸的浓度为2~3%,苯胺的浓度为1~2%。本发明的处理方法采用芬顿法深度氧化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再经活性炭吸附沉降,处理后COD范围为90~400mg/L,色度为10~50。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同时有效回收了醇类,有机酸和苯胺成分,醇类的回收率为100%,有机酸的回收率为95~98%,苯胺的回收率为90%~9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废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持续的发展,各种有机溶剂及化学合成有机物被大量使用,也因此严重的污染了自然环境,国家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对化工废水的排放要求也愈来愈严格。因此如何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是现今废水处理技术的一大难题。
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中含有有机溶剂醇类,还有未完全反应的原料苯胺和有机酸,而且这三类物质浓度都比较高。现有技术处理工业有机废水应用最多的是芬顿法,但是芬顿法在处理合成取代苯并咪唑有机废水时,存在芬顿试剂耗费量大,成本高,无法回收废水中的有用原料,且难以将废水的COD降至排放标准。现有技术CN108439671A公开了一种光伏驱动电芬顿自维持系统及降解苯胺废水的方法,其次对于含苯胺废水的处理方法为芬顿处理法,改进之处在于将原芬顿处理体系进行改善,采用光伏驱动为芬顿处理体系提供可再生能源,整体提升芬顿处理的效果。
因此,本领域所期待的是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降低相关芬顿处理成本,降低废水排放COD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苯胺有机废水,尤其是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处理COD值较高,有机物回收率低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分离回收有机废水中的醇类物质,得到醇和回收母液;
S2.将S1中的回收母液进一步分离回收有机酸,得到有机酸和回收母液;
S3.将S2中的回收母液进一步分离回收苯胺,得到苯胺和分离废液;
S4.将S3中的分离废液芬顿法深度氧化絮凝,分离上清液,活性炭脱色吸附去除,出水送污水处理厂。
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醇类、有机酸和苯胺,其中醇类的浓度为30~40%,有机酸的浓度为2~3%,苯胺的浓度为1~2%。
本发明先回收废水中的醇类物质,再回收废水中的有机酸,然后回收废水中的苯胺,剩余废液中的有机物采用芬顿法深度氧化絮凝,最后经脱色吸附去除,降低COD值达到下游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COD值可以降低至90~460mg/L。本发明的四步法处理合成取代苯并咪唑的有机废水与现有芬顿法相比,充分回收了废水中的有用原料和溶剂,既节省了取代苯并咪唑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前期回收了酸、醇以及苯胺等成分,这些成分无需消耗芬顿处理试剂降低了后期芬顿法处理废水的难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合工业废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6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