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超音速气流增强雾化的喷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16314.X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5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鹤儒;谢之峰;吴子牛;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2M57/00 | 分类号: | F02M57/00;F02M61/10;F02M6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超音速 气流 增强 雾化 喷油器 | ||
1.一种利用超音速气流增强雾化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波产生装置(4)、气路(1)、油路(2)以及与所述油路(2)连通的喷油孔(31)和与所述气路(1)连通的喷气孔(33),燃油在所述油路(2)内流动并从所述喷油孔(31)喷出,空气在所述气路(1)内流动并从所述喷气孔(33)喷出,从所述喷气孔(33)喷出的空气形成超音速气流,所述超音速气流撞击所述激波产生装置(4)从而形成激波面,从所述喷油孔(31)喷出的所述燃油穿过所述激波面而被雾化;
所述激波产生装置(4)包括气流导向斜面(41a),当所述超音速气流撞击所述气流导向斜面(41a)时,形成所述激波面;
所述激波产生装置(4)包括环形的气流导向体(41),所述喷油器包括多个所述喷气孔(33),多个所述喷气孔(33)绕所述气流导向体(41)的轴线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气流导向体(41)的径向内侧面形成所述气流导向斜面(41a),多个所述喷气孔(33)的轴线穿过所述气流导向斜面(4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音速气流增强雾化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还包括外壳(3)和针阀(5),所述针阀(5)整体安装在所述外壳(3)的内部,所述针阀(5)相对于所述外壳(3)在相反的两个方向上往复移动以交替地导通与阻断所述气路(1)和所述油路(2),所述针阀(5)同步地导通所述气路(1)和所述油路(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超音速气流增强雾化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1)在所述外壳(3)的内部形成,所述针阀(5)具有针阀主体(50)和气阀(51),所述针阀主体(50)位于所述外壳(3)形成的安装空间内,所述气阀(51)从所述针阀主体(50)伸出至所述气路(1),当所述针阀(5)移动时,所述气阀(51)阻断或者导通所述气路(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超音速气流增强雾化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阀(5)与所述外壳(3)之间具有与所述油路(2)连通的油腔(8),所述气路(1)与所述油腔(8)之间具有通孔(3c),所述气阀(51)包括气阀头(511)和气阀主体(510),所述气阀主体(510)从所述针阀主体(50)伸出并穿过所述通孔(3c),所述气阀头(511)连接于所述气阀主体(510)并盖住所述通孔(3c),当所述针阀(5)移动时,所述气阀主体(510)在所述通孔(3c)内移动,所述气阀头(511)导通或者阻断所述气路(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音速气流增强雾化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斜面(41a)与所述空气的喷出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音速气流增强雾化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斜面(41a)在沿所述喷油器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倾斜趋势与所述燃油在喷出过程中所具有的倾斜趋势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音速气流增强雾化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具有拉瓦尔管路(7),所述拉瓦尔管路(7)与所述气路(1)连通并与所述喷气孔(33)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63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节能减排增效系统
 - 下一篇:高压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