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专网系统的数据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6094.0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关鹃;龚秋莎;陈宏超;王珊;冯绍鹏;池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驰;宋志强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系统 数据 请求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电力专网系统的数据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将传输块业务映射的子带按序分为M个子带组,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按序解调每个子带,其中当解调有误时放弃解调该子带所属的子带组,并基于每个子带组的校验结果生成该传输块的校验结果;基于该传输块的校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其中针对放弃解调的子带组,重传该放弃解调的子带组中的全部子带。重传子带减少,有效提高了子带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子带通信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专网系统的数据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展开,电力业务对可靠性、安全性的需求不断提高,电力无线专网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能电网配用电业务终端点多面广且分布分散,光纤通信方式虽然具备业务传输能力强的优势,但部署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无法满足对海量配用电终端的全覆盖。随着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电力有线光纤通信的补充手段,无线通信对电力配电侧业务的支持能力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力通信业务考虑使用无线通信进行承载。LTE230系统是工作在230MHz频段的无线专网通信系统,低频段覆盖距离远的特点使其在建网和后期维护成本上皆优于其它系统。另外在频率使用政策上,针对230MHz频段,电力行业拥有专用的40个授权频点。因此,LTE230系统在电力行业中基于频率使用政策上的天然优势,结合4G LTE先进技术及广覆盖优势,在电力配用电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LTE 230电力专网系统中,一个无线帧由5个长度为5ms的子帧组成,其中子帧2、3、4为上行子帧。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域可以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帧上,频域最多可支持480子带,每个子带带宽是25kHz。一个传输块(TB)传输到基站端并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后,基站通过承载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上行信息中包含的1比特的新数据指示(NDI)来控制是否需要重传。
LTE 230系统中上行业务信道负责将终端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基站,为了支持其持续性高速传输的视频业务需求,上行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PUSCH信道支持大TB块的传输,但是受信道质量影响需要多次重传时,目前LTE 230系统需要重传整个TB块,造成重传时延长,频带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力专网系统的数据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力专网系统的数据重传请求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传输块业务映射的子带按序分为M个子带组;
按序解调每个子带,其中当解调有误时放弃解调该子带所属的子带组,并基于每个子带组的校验结果生成该传输块的校验结果;
基于该传输块的校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其中针对放弃解调的子带组,重传该放弃解调的子带组中的全部子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将传输块业务映射的子带按序分为M个子带组包括:
基于子带数Nsubband确定所述M,其中Nsubband=B/25千赫兹,B为系统带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Nsubband小于等于70时,确定M等于2;或
当所述Nsubband大于等于70且小于等于140时,确定M等于4;或
当所述Nsubband大于等于140时,确定M等于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该传输块的校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包括:
当该传输块的校验结果指示不存在放弃解调的子带组时,确定不需要重传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6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