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香型茶醋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5570.7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才碧;杨绍燕;宋丽莎;杨雪莲;周小露;石悦;刘丽明;赵幸运;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云顶茶叶有限公司;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J1/08 | 分类号: | C12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茶醋 黑糯米 浓香型 酵母菌 糖化 保健功能 醋酸发酵 酒精发酵 食品安全 醋酸菌 糖化酶 重量份 单丛 灌装 过滤 透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浓香型茶醋及其制备方法。该茶醋原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凤凰单丛2‑8份、黑糯米40‑200份、糖化酶0.1‑0.8份、酵母菌0.1‑0.9份和醋酸菌0.05‑0.5份;该茶醋的制备方法包括:(a)茶汤的制备、(b)黑糯米处理、(c)糖化、(d)酒精发酵、(e)醋酸发酵和(f)过滤灌装。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稳定,制备成本低,制备效率高;制备的浓香型茶醋色泽金黄,酸甜爽口,口感醇厚,清澈透明,有光泽,兼具茶和醋的保健功能,且同时具有茶和黑糯米的香味,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备技术,特别是一种浓香型茶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主要成分有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色素、茶多糖等和多种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如钙、钾、铁、铜、锌、硒等,具有消食解腻、减肥降脂、抗氧化、防癌抗辐射、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等功效。黑糯米富含蛋白质、铁元素、维生素E、红色素,其中铜、锰、锌等必须微量元素比普通糯米高1-3倍,有温暖脾胃、健脾养胃、预防动脉硬化,肠癌、补血养气、补骨健齿、强健身体、美容养颜等功效。食醋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其功能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从传统工艺酿造醋的陈醋、香醋、白醋、米醋等调味品,发展到今天受人欢迎的苹果醋、葡萄醋,柑橘醋等具有保健功能的果醋饮料。果醋作为一种健康、新型饮料,同时具有醋和果蔬的功效及风味。
目前,关于茶醋方面的研究较少,王萌、廖湘萍、张芳、张俊辉、盛建华等以绿茶的浸提液、茶粉作为原料,辅以彩色糯玉米、苹果汁、冬青、山楂、莴笋、甘蔗等进行混合发酵,得到茶醋,色泽透亮、香气纯正,并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等功效;彭长安以乌龙茶和国槐花为原料制得茶醋,具有一定清热凉血,清肝泻火作用;彭晓赟以黑茶碎片、茶末发酵为原料,制得口味丰富的茶醋饮品。
黔南茶园种植约161万亩,以春季加工都匀毛尖茶为主,夏、秋季茶树鲜叶利用率不高,茶园产值较低。发明人黑糯米为原料,利用固态发酵的方法,研究不同茶叶含量对茶醋发酵的影响;旨在于研发出一款具有浓香型的茶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香型茶醋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稳定,制备成本低,制备效率高;制备的浓香型茶醋色泽金黄,酸甜爽口,口感醇厚,清澈透明,有光泽,兼具茶和醋的保健功能,且同时具有茶和黑糯米的香味,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浓香型茶醋,原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凤凰单丛2-8份、黑糯米40-200份、糖化酶0.1-0.8份、酵母菌0.1-0.9份和醋酸菌0.05份-0.5份。
前述的浓香型茶醋中,所述原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凤凰单丛3-5份、黑糯米110-150份、糖化酶0.4-0.6份、酵母菌0.5-0.7份和醋酸菌0.06-0.1份。
前述的浓香型茶醋中,所述原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凤凰单丛4份、黑糯米130份、糖化酶0.5份、酵母菌0.52份和醋酸菌0.08份。
前述浓香型茶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汤的制备:取凤凰单丛,按茶水比1:100的比例加入95-100℃的沸水冲泡,随后置于95-100℃的沸水中沸腾浸提,每隔10min摇匀一次,45min后过滤,得茶汤;
(b)黑糯米处理:选取黑糯米,洗净后浸泡24h,滤干,随后将黑糯米蒸煮,待黑糯米出现黏丝即可,得A品;
(c)糖化:将茶汤加入A品,按茶汤体积:A品质量为15ml:13g,混匀,另取柠檬汁调节pH值至4-5,混匀,加热至60℃,并加入糖化酶,且恒温保持1-2h,至糖度不再变化,得B品;
(d)酒精发酵:称取已活化的酵母菌,加入B品中,混匀,于于20-30℃、相对湿度85%恒温培养,无氧发酵7-12h,每隔3h摇匀一次,并测定酒精度,待酒精度至5-9%时,高温灭菌,终止酒精发酵,得C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云顶茶叶有限公司;贵州大学,未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云顶茶叶有限公司;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5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固态发酵食醋稳定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固定的海洋生物培养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