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的三维核磁共振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5115.7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6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艾选军;乔晓亚;迟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 三维 核磁共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得高灵敏的三维核磁共振谱方法。首先施加质子90度硬脉冲,延时,然后同时施加质子和X核180度硬脉冲,再延时,施加一个质子脉冲。然后,同时施加质子和X核90度硬脉冲,延时,施加质子180度硬脉冲,再延时,施加SMSQ10.100梯度场脉冲。之后,施加X核180度硬脉冲,延时,同时施加质子和X核90度硬脉冲,延时,施加质子180度硬脉冲。之后延时,施加X核180度硬脉冲。再延时,施加TOCSY自旋锁定组合脉冲,然后延时δ,施加质子180度硬脉冲,之后施加SMSQ10.100梯度场脉冲,开始采样,采样期间对X核进行Garp组合脉冲去耦。对数据进行三维傅立叶变换,得到HSQC‑TOCSY核磁共振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波谱学检测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灵敏的三维核磁共振谱方法。
背景技术
对生物多糖、生物寡糖、矿物来源油品和合成油等复杂体系结构组成的确定一直是糖生物学和油品炼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多糖与寡糖和油品的检测中最传统的分析方法是质谱技术(MS)和核磁共振技术(NMR)。质谱技术虽然在检测灵敏度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具有支链结构的生物多糖与寡糖和油品的检测中具有明显缺点。相反地,核磁共振技术虽然在具有支链结构的化合物结构解析中具有明显优势,与质谱技术相比它在检测灵敏度方面的弱点比较突出。
生物多糖和寡糖类化合物由于具有多方面的性质和作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简单的多糖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高碘酸氧化法、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等,但对于复杂的多糖这些方法则远远不够。核磁共振被引入多糖结构的研究之后,大大推进了该领域的发展,尤其是二维核磁共振谱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核磁共振逐渐成为获得生物多糖和寡糖结构信息的有力工具。随着核磁共振对生物多糖和寡糖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分析的多糖和寡糖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重叠非常严重的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生物多糖和寡糖结构分析的需求。基于此,通过三维核磁共振方法能够将拥挤的谱图信号进一步分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维和二维谱图所遇到的问题,但普通的三维核磁共振方法很大程度上受到低检测灵敏度的影响而不能得到广泛运用。
矿物来源的油品如减压蜡油、润滑油基础油和人工合成油的结构组成分析中质谱技术只能给出族组成的含量信息而不能给出各组分的支链结构信息。对常规核磁共振而言,即使是油品的二维谱也受到信号严重重叠的影响;虽然三维核磁共振谱能解决二维谱中信号严重重叠问题,但常规三维谱灵敏度会受到严重影响使实验时间过长从而变得不现实,限制了三维核磁共振谱在油品分析领域的应用。
在解决灵敏度问题的情况下核磁共振是研究生物多糖与寡糖和油品结构组成的有效工具。现在的研究主要是运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进行分析,三维核磁共振谱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还很少,因此高灵敏度的三维核磁共振谱方法在上述体系中的应用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灵敏度的三维核磁共振谱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获得较低浓度生物多糖与寡糖和油品结构组成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获得高灵敏度的三维核磁共振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样品装入5mm核磁样品管,并将样品管放入Bruker AVANCE 700MHz核磁共振谱仪,实验温度可选择范围为298~318K,等待5~10分钟以便使样品内的温度达到平衡。然后采集一维氢谱,测定质子的90度硬脉冲的脉冲宽度,同时对氢的谱宽进行优化。
2)采集二维1H-13C HSQC谱,对碳的谱宽进行进一步优化,优化后碳的谱宽为10~50ppm,氢的谱宽为5~10ppm。
3)设置本发明用于获得高灵敏的三维核磁共振谱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5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