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单分散纳-微球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15021.X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4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锐;蒲万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8/508 | 分类号: | C09K8/508;C09K8/516;C09K8/58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深部调驱用 聚合物 分散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单分散纳‑微球,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A类大分子0.05~2.5%,B类大分子0.05~2.5%,除氧剂0.002~0.05%,其余为矿化水;所述A类大分子为乙基醚或者丙基醚结构的直链水溶性聚合物;所述B类大分子为多羟基或者多酚基结构的水溶性聚合物。A类大分子和B类大分子的水溶液在混合过程中瞬间发生极强的超分子氢键效应,在极强氢键的驱动下,A类大分子与B类大分子发生分子间组装,迅速构建尺度可控的单分散纳‑微球性分散胶。所述单分散纳‑微球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良好、深部调驱能力优异,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高效快捷,绿色环保,不需要任何引发剂、交联剂、乳化剂、油相及辅助装置,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单分散纳-微球及制备方法,属胶体与界面化学和油田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经过天然能量开采后,绝大部分油藏进入水驱阶段,可以说注水开发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油田开发的主体技术。注水开发过程中,受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剖面和平面矛盾突出,注入水沿高渗条带推进,水驱波及程度低,稳产难度大。为此,在注入井中注入化学体系对储层进行调驱,促使液流转向是扩大注入水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
常用的调驱体系有泡沫、弱凝胶、冻胶分散胶、胶态分散胶、预交联颗粒和微球(Xiong C,Tang X.Technologies of water shut-off and profile control:Anoverview[J].Shiyou Kantan Yu Kaifa(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7,34(1):83-88)。20世纪80年代初,Okubo提出“粒子设计”的概念,聚合物微球是具有圆球形且粒径在数十纳到数百微米范围的聚合物粒子,聚合物微球具有高的渗透性和可流动性。不同功能性基团表面的聚合物微球能够通过可控的聚合在实际中应用体现,故聚合物微球具有高度可设计性、耐温抗盐性、智能响应性和流度调控性能,在油藏深部调驱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合物微球主要用小尺寸的乳液滴为微反应器,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林莉莉,郑晓宇,刘可成,等.分散聚合法制备深部调驱用交联聚合物微球[J].油田化学,2014,3:011)。也有学者用反相乳液法利用乳化剂合成了一种可以遇水膨胀的共聚物微球(PAMAS),该微球的移动效果好,大大提升了采收效率(马国艳,沈一丁,高瑞民,等.纳微米级丙烯酰胺微球调剖剂的应用性能研究[J].现代化工,2016,36(12):94-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5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