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气囊收纳的智能纸尿裤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4685.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6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泽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泽熹 |
主分类号: | A61F13/496 | 分类号: | A61F13/496;A61F13/505;A61F13/42;A61F13/495;A61F13/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气囊 收纳 智能 纸尿裤 | ||
本发明公开了生活用品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利用气囊收纳的智能纸尿裤,其中纸尿裤本体包括外罩膜、电极组合带、大便收集气囊组件、多个吸水棉芯体以及透水无纺布面层,电极组合带的前端凸露出外罩膜并套穿在智能腰带内,其后端与大便收集气囊组件连接固定,未充气状态时,电极组合带和大便收集气囊组件中的气囊为折叠状态,吸水棉芯体中,前吸水芯体位于电极组合带的上侧,后吸水芯体、左吸水芯体以及右吸水芯体分别位于气囊下端的后侧、左侧及右侧。本发明实现了大便和小便的分离监测,准确性高,通过对大便排泄物进行收纳保证纸尿裤内的平整,避免人体的不舒适感,其适用于孩童、大人甚至宠物的大小便监测及收纳,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气囊收纳的智能纸尿裤。
背景技术
纸尿裤,俗称生理裤、尿布裤、隔尿裤、尿不湿、纸尿片、拉拉裤,纸尿裤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无论是家庭还是医院、养老院等地都非常流行,多用于小孩、妇女生理期、老人及其他无自理能力的人群或宠物等。由于这类人群无法自行处理大小便,因此需要其他人辅助处理。但是监护人、护理人员无法实时查看穿戴使用者大小便情况,其都是根据个人经验并辅助触摸纸尿裤来大致判断穿戴使用者排泄的情况,再来更换纸尿裤。在监护人、护理人员等非常忙碌的时候,容易忽略纸尿裤的更换,造成大小便对穿戴使用者的皮肤的侵蚀。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也有一些能够检测穿戴使用者的排泄情况的纸尿裤,检测信息通过手机app等进行提醒,但是这些种类的纸尿裤存在较多缺陷。例如:这种纸尿裤只能检测穿戴使用者小便情况,无法对穿戴使用者的大便和小便分开检测,无法在穿戴使用者的大便的时候马上进行报警提醒;另外,在对纸尿裤进行更换的时候,大便散乱分布会引起护理人员的恶心等不适感,进而也就无法提高护理人员更换纸尿裤的积极性,现有的纸尿裤无法实现佩戴者大便的收集效果。
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气囊收纳的智能纸尿裤。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利用气囊收纳的智能纸尿裤,其特征在于,包括纸尿裤本体、智能终端及可互换使用的智能腰带A和智能腰带B,所述智能腰带A和所述智能腰带B无线连接,且所述智能腰带A和所述智能腰带B还与所述智能终端无线连接;
所述纸尿裤本体包括外罩膜、电极组合带、大便收集气囊组件、多个吸水棉芯体、以及透水无纺布面层:
所述电极组合带位于所述外罩膜和所述透水无纺布面层之间,其包括两条大便电极线、一条小便电极线以及一条主气通道,所述电极组合带的前端凸露出所述外罩膜并套穿在所述智能腰带A或所述智能腰带B内,其后端与所述大便收集气囊组件连接固定,所述主气通道的前端与所述检测装置内的气泵连通,其后端与所述大便收集气囊组件中的气囊连通,未充气状态时,所述电极组合带和所述气囊为折叠状态;
所述吸水棉芯体包括前吸水芯体、后吸水芯体、左吸水芯体以及右吸水芯体,所述前吸水芯体位于所述电极组合带的上侧,所述后吸水芯体、所述左吸水芯体以及所述右吸水芯体分别位于所述气囊下端的后侧、左侧及右侧。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便收集气囊组件上下表面设有覆合的防爆编织层,各气囊的上下编织层和气囊薄膜四周边缘用高周波复合,所述大便收集气囊组件包括气囊和大便兜,所述气囊位于所述透水无纺布面层和所述前吸水芯体的下侧;所述气囊包括后体升高气囊、侧支撑气囊、牵引气囊及大便兜覆盖气囊,所述大便兜覆盖气囊位于所述大便吸水芯体的下侧。
所述后体升高气囊与所述电极组合带内的所述主气通道连通,并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侧支撑气囊连通,且所述第二通道处设有第一气阀;
所述侧支撑气囊通过第三通道与所述牵引气囊连通,且所述第三通道处设有第二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泽熹,未经何泽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4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