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驱蚊灯珠和LED驱蚊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4314.6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7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龙环保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10 | 分类号: | A01M29/10;F21V9/32;F21V9/45;F21V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术娜 |
地址: | 中国香港北角渣华道19***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驱蚊灯珠 驱蚊灯 | ||
本发明属于驱蚊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驱蚊灯珠及LED驱蚊灯,所述LED驱蚊灯珠包括灯珠本体和在灯珠本体表面依次层叠设置的荧光粉层和滤光剂层;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荧光粉层的制备原料包括:红色荧光粉0.003~0.005份、黄绿色荧光粉1.9~2.1份、调胶粉6.5份和硅胶0.8份。本发明通过控制荧光粉层各原料的配比,LED驱蚊灯珠通电点亮后,依次经过荧光粉层和滤光剂层,直接可以得到中心波长为575~585.5nm的光,提高了驱蚊效果,解决了现有光波长不精准的问题,同时将LED驱蚊灯珠用于生产驱蚊灯,简化了驱蚊灯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蚊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驱蚊灯珠和LED驱蚊灯。
背景技术
蚊子不仅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睡眠,它还是传播疾病的载体,如可以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因此,怎样有效预防蚊子叮咬,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驱蚊药物主要是杀虫剂、蚊香或电蚊香,但是这些产品或多或少都会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市场上也有一些物理灭蚊的产品,这类产品大多是以370nm左右的紫光来吸引蚊子再用高压电死蚊子,但这类产品特别是发光的部分会对人眼睛产生危害。
昆虫学家研究发现蚊子对某些光波特别厌恶,蚊子最厌恶的光波长是582.5nm,通过使用这个特定的光波来驱赶蚊子达到驱蚊的效果,这样对人体没有任何的危害。但目前的驱蚊产品很难将光的波长固定在582.5nm左右,且现有的LED驱蚊灯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驱蚊灯珠,能够稳定发射波长为575~585.5nm的光谱,解决了现有驱蚊灯光波长不精准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LED驱蚊灯珠制备驱蚊灯,能够简化驱蚊灯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驱蚊灯珠,包括灯珠本体1和在灯珠本体1表面依次层叠设置的荧光粉层2和滤光剂层3;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荧光粉层的制备原料包括:红色荧光粉0.003~0.005份、黄绿色荧光粉1.9~2.1份、调胶粉6.5份和硅胶0.8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驱蚊灯,包括电源4和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上固定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LED驱蚊灯珠6,所述电源4、电路板5与LED驱蚊灯珠6依次通过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灯体7和反射盖8,所述灯体7的一端与反射盖8连接后形成空腔;所述电源4、电路板5和LED驱蚊灯珠6位于所述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灯体7与反射盖8通过扣合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灯体7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灯头9。
优选的,所述灯体7与灯头9通过螺纹连接或扣合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驱蚊灯珠,包括灯珠本体1和在灯珠本体1表面层叠设置的荧光粉层2和滤光剂层3,所述荧光粉层2与灯珠本体1相接触;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荧光粉层的制备原料包括:红色荧光粉0.003~0.005份、黄绿色荧光粉1.9~2.1份、调胶粉6.5份和硅胶0.8份。本发明通过控制荧光粉层各原料的配比,LED驱蚊灯珠通电点亮后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荧光粉层和滤光剂层直接可以得到575~585.5nm的中心波长,进一步提高了驱蚊效果,解决了现有光波长不精准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驱蚊灯,较现有的驱蚊灯,省去了电路板与反射盖之间的过滤板,结构更加简单,在简化结构的情况下,通过LED驱蚊灯珠表面的荧光粉层和滤光剂层的设置,能够得到波长为575~585.5nm的中心波长,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LED驱蚊灯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灯珠本体,2-荧光粉层,3-滤光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龙环保物流有限公司,未经天龙环保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4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