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泵送阻力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4301.9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斌;陈尚伟;朱国良;陈亦苏;何信周;罗通;周灵;廖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套筒 内套筒 阻力测量装置 混凝土泵送 测量 顶盖 排气管 压力表 泵送性能 滑动连接 直接测试 底座 阀门 混凝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送阻力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本发明包括外套筒(1);外套筒(1)底部设有底座(2),外套筒(1)内设有内套筒(3);内套筒(3)与外套筒(1)滑动连接;内套筒(3)顶部设有顶盖(4);顶盖(4)设有压力表(5)和一组排气管(6);每个排气管(6)均设有阀门(7)。本发明可直接测试混凝土的泵送性能,本发明还具有测量准确、结构简单、易操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阻力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由粗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组成的复杂组分,泵送阻力一直是混凝土较难测量的性能。现有测试方式是采用经验结合使用坍落度筒试验、L型试验等综合方法。现有测试方式只能获得泵送性能的间接参数。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物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一种有效、可靠、可直接对混凝土泵送性能进行测试的方法。
在直接测试混凝土泵送性能方面,德国史莱宾格公司出品新型混凝土性能测装置——SLIPER 滑管仪。该仪器是将混凝土放入滑管内,利用管道自身和配重重量,使管道在混凝土外侧滑动来测量混凝土与管壁的摩擦阻力。但由于目前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都较大,造成骨料容易下沉,这样导致拌合物的均匀性较差,管道内下方石子偏多,而上方浆体偏多。利用SLIPER 滑管仪不会测得混凝土因骨料下沉导致的泵送阻力增大,因为其设备的模型是管壁在混凝土外侧滑动,混凝土内部匀质性变化引起的泵送能力的变化没有办法来测量,即无法准确衡量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研发了混凝土泵送性能测试设备,并对其测量方法进行介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直接测试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并且测量准确、结构简单、易操作的混凝土泵送阻力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混凝土泵送阻力测量装置;包括外套筒;外套筒底部设有底座,外套筒内设有内套筒;内套筒与外套筒滑动连接;内套筒顶部设有顶盖;顶盖设有压力表和一组排气管;每个排气管均设有阀门。
前述装置中,所述内套筒顶口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顶盖上的内螺纹连接,在内套筒顶口与顶盖之间设有密封垫。
前述装置中,所述外套筒和内套筒所用材质与常用混凝土泵送管道一致;内套筒外壁和外套筒内壁为抛光处理的表面。
前述装置中,所述内套筒底口设有45度倒角,形成喇叭口状。
前述装置中,所述内套筒外壁设有刻度尺。
前述装置中,所述顶盖上设有法码支架,法码支架上设有法码。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上述装置进行混凝土泵送阻力测量的方法为: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在混凝土泵送阻力测量装置的外套筒内注入混凝土拌合物;注入混凝土拌合物高度约为900mm;
步骤二、将内套筒外壁涂抹一层凡士林,然后将内套筒插入外套筒中;
步骤三、关闭顶盖上所有阀门并将顶盖与内套筒顶口密封连接;内套筒会在自重作用下在外套筒中下沉一段距离,待静止不再下沉后进行测试;
步骤四、打开一组排气管中的一个阀门,内套筒会再继续下沉一段距离S1,测得内套筒下降速率V1和压力表的变化率P1;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每次多打开一个阀门,每多打开一个阀门,内套筒就会再继续下沉一段距离S2、S3、S4;测得内套筒下降速率V2、V3、V4、和压力表的变化率P2、P3、P4;
步骤六、根据测量结果建立P与V的关系图;根据关系图斜率的大小来衡量混凝土泵送阻力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4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