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形轨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3863.1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绍洲 |
主分类号: | E01B11/02 | 分类号: | E01B11/02;E01B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4000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 | ||
本发明涉及铁道线路,特别涉及钢轨。现有钢轨端面是一个平面,连接后,形成一条长轨缝,引起车辆震动,产生阻力、噪音,增加车辆、线路损耗;短轨焊接成长轨,未解决轨缝危害。本专利把钢轨端面由平面改为梯形面,连接后,将一条长轨缝分解成几条短轨缝;车轮可以平稳地滾过轨缝,减少震动、噪音、阻力,减轻车辆、线路损耗,节省费用;解决了一百多年来轨缝震动难题。本专利适用于仍然使用短轨的车站、桥梁等线路,特别适用于工矿企业轨道、城市地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道线路,特别涉及钢轨。
背景技术
现在我国铁道多采用25米长,60公斤/m钢轨,轨头宽73mm、厚 36mm,轨腰薄处20mm,轨底宽150mm,轨高176.8mm。轨头上面与车轮接触部分称为“踏面”。钢轨踏面类似拱形(详见图1),车轮踏面坡度 1/20(内大外小,好转弯),新钢轨与车轮踏面接触部分,不超过轨头宽的 1/2;经过磨合,两个踏面接触面增宽。
钢轨连接,预留轨缝,两侧用胶与鱼尾板粘合,6根26mm直径罗栓固定。60公斤(轨用)鱼尾板长880mm,高123mm,最厚处55(比旧的厚10)mm,中间腰薄处40(比旧的厚一倍)mm,按国标生产,与钢轨侧面吻合。
普通轨缝危害大:产生震动、噪音,加重车辆、钢轨损耗,增加维修费用;产生阻力,浪费能源。
铁路规定:构造轨缝为18mm。现在技术可以减小钢轨的伸缩幅度,一般,预留轨缝后,伸、缩超过5mm则予以调整。
轨缝问题,存在技术偏见:人们习惯于钢轨端面是一个平面,普遍认为钢轨端面平直才正常;为减少轨缝震动危害,将短轨焊接成长轨。未彻底消除轨缝危害,车站线路仍然使用短轨,轨缝仍然在震动。一百多年来,未解决轨缝震动难题。
发明内容
梯形轨端用60公斤钢轨改制而成,只将端面减少一部分,做成梯形就成了。连接后,1条长轨缝分解成多个短轨缝。梯形端面是对称的,可吻合对接(详见图2)。
在踏面画出折线:从端面开始,距轨头外侧面25mm,画一条与轨身平行长25mm线段;接着,画出垂直于轨身的长23mm线段;接着,画出平行于轨身的长25mm线段;再接着,画出垂直于轨身的直线至轨头内侧面。
由踏面折线向轨底作投影线,沿着投影线切割钢轨,在钢轨端面形成三个梯凳(短轨缝):向前探出的称为第一梯凳,宽25mm;与轨腰平齐的称为第二梯凳,宽23mm;向后缩回的称为第三梯凳,宽25mm(详见图3)。
梯形轨端由第一梯凳、第二梯凳所在区域组成,踏面部分长50mm,宽48mm。
边缘梯凳宽25mm,比中间梯凳宽2mm:1、可以增加边缘梯凳抗剪力;2、边缘梯凳踏面与车轮接触较少。
连接前,鱼尾板上开相应的孔。
鱼尾板不仅连接两条钢轨,同时,是两个简易梁,与钢轨共同承重。两条鱼尾板的截面积与钢轨截面积接近,承重也接近。
我国规定轨缝在两根轨枕中间,轨枕中心距500mm左右;水泥枕上宽140mm,下宽250mm。
普通轨缝受力情况:
鱼尾板与钢轨紧密粘合,经罗栓固定,基本结合成一体。车轮滾到一侧轨端时,重力已经传到鱼尾板,并传到另一侧轨端,重力由两侧轨端、鱼尾板共同承担;因此,当车轮冲击另一侧轨端时,安然无事。
梯形轨端不会被压溃。百度文库《列车轮轨接触几何参数》文中数据, 60公斤钢轨与车轮的接触面积是500mm2(车轮直径840mm数据,机车轮直径1050mm,接触面积更大);百度文库《钢轨分级使用的试验研究》“我国目前有900-1200Mpa不同等级的钢轨”,我们采用最低的900Mpa 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绍洲,未经王绍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轮式永磁电机
- 下一篇:一种家用淋浴余热回收洗浴节能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