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3590.0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其龙;黄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士伯涂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65;C09D7/61;C09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2018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分 水性 环氧树脂 底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其包含:a)成膜树脂组合物,包含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环氧封端聚硫聚合物;和b)水性固化体系,包含环氧反应性固化剂;其中,所述成膜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所述成膜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用量在1‑5wt%范围内的所述环氧封端聚硫聚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更具体地涉及含有环氧封端聚硫聚合物的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在涂料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公知地,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也被称为双组分环氧树脂漆)在固化后可以得到对基材特别是金属具有良好粘性并且具有高机械强度、良好耐化学品性和耐腐蚀性的涂层。因而,环氧树脂漆在实践中被认为是成本效益最好的涂料组合物之一。
在涂料工业中,提供能够厚涂的水性树脂漆是一直以来的需求,因为使用可厚涂的漆料可以显著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在双组分水性环氧漆领域中,如何在厚涂情况下可以同时实现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行业难题,之前从未被妥善地解决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通过向漆料中添加改性剂来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例如,可以选择添加反应性添加剂,这种方案虽然可以部分提高厚涂下的涂层耐冲击性并且可以部分改善涂层耐久性,但仍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例如,还可以选择添加增塑剂,然而这种方案不仅无法满足上述耐冲击性和耐久性方面的需求,还导致了施工性能下降,例如表干时间变长。
因此,涂料工业中需要能够在厚涂情况下可以同时实现增强的机械性能(例如耐冲击性)和耐久性能(例如耐盐雾性)的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其包含:a)成膜树脂组合物,包含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环氧封端聚硫聚合物;和b)水性固化体系,包含环氧反应性固化剂;其中,所述成膜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所述成膜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用量在1-5wt%范围内的所述环氧封端聚硫聚合物。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封端聚硫聚合物具有在400g/eq至1000g/eq的范围内的环氧当量且所述环氧封端聚硫聚合物具有在1.5-5Pa.s范围内的粘度,所述粘度根据ISO 3219在25℃下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根据本发明的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形成的漆膜,其中,所述漆膜具有45微米或更厚的厚度,并且其当根据ASTM D 2794测定时,能够耐受20英尺·磅的冲击,并且在经受1000小时的盐雾测试后,显示至多1.5毫米的最大扩蚀。
本发明的发明人惊讶地发现,通过在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的成膜树脂组合物中添加特定用量的环氧封端聚硫聚合物,可以由此得到在高膜厚下显示提高的涂膜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本发明的发明人还惊讶地发现,根据本发明的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在厚涂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快速表干。
并非希望受缚于任何理论,推测本发明的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能够实现上述效果的原因如下:通过在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引入特定用量的环氧封端聚硫聚合物,由于环氧封端聚硫聚合物含有环氧基端基,环氧基能够参与到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反应中,这不仅显著改善了固化后所得漆膜的耐冲击性和耐久性,还提高了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底漆的固化速度,从而实现快速表干。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细节在以下的说明书中阐明。根据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本发明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在本文中使用时,“一种(a,an)”、“这种(the)”、“至少一种”和“一种或多种”以及不使用数量词的情形可互换使用。因此,例如包含“一种”添加剂的组分可以被解释为表示该组分包含“一种或多种”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士伯涂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威士伯涂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