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项目管线净空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3556.3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2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梅琪;曾一;尹传斌;韩琪;刘梅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郑勤振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传输模块 净空 无线控制器 通讯连接 测量机器人 测量管线 检测装置 建筑项目 机器人 距离检测模块 输入控制信息 控制机器人 中心工作站 高度数据 机电管线 检测数据 界面分析 设置检测 行走机构 触摸屏 检测 点位 挂接 行驶 网络 |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项目管线净空检测装置,包括:测量管线到地面高度的测量机器人;和控制机器人行走并将高度数据传输给BIM中心的无线控制器;无线控制器包括:用于与所述测量机器人通讯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Ⅰ;用于显示和输入控制信息的触摸屏;以及用于与BIM中心通讯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Ⅱ;机器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行走机构;设置在外壳上测量管线到地面高度的距离检测模块;以及用于与所述无线控制器的无线传输模块Ⅰ通讯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Ⅲ。机电管线安装完成后,在BIM模型当中设定出需要检测净空的点位,设置检测路径,机器人按照设定路径行驶检测,检测数据通过网络传回BIM中心工作站后与BIM模型进行挂接,生成净空界面分析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项目管线净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管线是保证建筑工程正常使用的关键,建筑住宅项目管线通常包含通信管线、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燃气管道、消防桥架等,管线施工所涉及的专业和工程人员较多,受分包和施工工期等因素的制约,管线净高的控制一直是设计施工过程中关注的重难点。传统模式中,由于CAD二维平面设计的局限,管线净高是否符合规范通常需要在施工完成后由人工进行抽样检查,此方式不仅劳动量大而且效率低下,经常出现因管线净空不足,剐蹭来往行驶车辆的问题,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项目管线净空检测装置,实现建筑管线净空的智能检测,克服现有方式所采用的人工检测劳动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项目管线净空检测装置,包括:测量管线到地面高度的测量机器人;和控制机器人行走并将所述高度数据传输给BIM中心的无线控制器;所述无线控制器包括:用于与所述测量机器人通讯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Ⅰ;用于显示和输入控制信息的触摸屏;以及用于与BIM中心通讯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Ⅲ;所述机器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行走机构;设置在外壳上测量管线到地面高度的距离检测模块;以及用于与所述无线控制器的无线传输模块Ⅰ通讯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Ⅱ。
可选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Ⅲ通过路由器与BIM中心通讯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Ⅲ通过路由器与BIM中心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BIM模型为基础,划定区域现场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快速判断管线净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克服传统方式下随机抽样检测覆盖率较低易出错的问题。
(2)本发明采用无线控制器操控机器人进行管线的净空检测,测量机器人既可由无线控制器操控,也可通过设定好的检测路径现场进行测定,克服传统方式下人工检测方式单一,劳动量大,效率低下的问题。
(3)本发明能较好的与现行推广的BIM技术应用相结合,通过该方式可以反查施工现场,也可作为一种施工验收的手段,依据净空界面分析图得出结论,为施工整改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项目管线净空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机器人和无线控制器的系统框图。
图3和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机器人的结构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控制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机器人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