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锁离合防盗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13046.6 | 申请日: | 2019-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9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塞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3/00;E05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陈孝政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销 推块 向前移动 离合座 智能锁 防盗结构 预拉装置 离合孔 门锁 离合 防盗性能 复位弹簧 卡合连接 前后移动 相对设置 向下转动 转动轴 联动 锁体 套接 执手 敲击 抵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锁离合防盗结构,包括离合座、与执手相连接的转动轴以及用于推动离合销前后移动的推块,所述离合座朝向推动的一侧设置离合孔,所述离合销的一端部套接有复位弹簧置于离合孔内,另一端部与推块相对设置,还包括将离合销与推块相连接的预拉装置,当智能锁受到敲击,离合销受外力驱使远离推块向前移动时,所述预拉装置将拉住离合销抵消该外力阻止离合销向前移动,使得离合销不会受外力自行向前移动,避免离合销在没有推块推动下,受外力自行向前移动导致离合座通过离合销卡合连接,从而避免执手向下转动可带动锁体联动开启门锁,有效提高门锁安全性,从而提高防盗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锁离合防盗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使用越来越多的防盗锁具,并且采用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电子防盗锁正逐渐替代原来的纯机械防盗锁,而且还在不断更新,在安全性能和方便程度上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
离合装置是智能锁中一个重要部件,安装在面板上的离合装置用于控制执手与锁体的联动状态,执手和锁体通过离合装置连接,其中离合装置包括与锁体相配合的离合座、与执手相连接的转动轴以及推块,所述离合座设置有离合销和复位弹簧,电机驱使推块移动带动离合销前后移动,使得离合座的离合销与转动轴配合,实现离合座和转动轴连接或者分离;
当离合装置处于分离状态时,执手上提可带动锁体将门锁锁闭,执手向下转动为空转,无法带动锁体联动。但目前的智能锁离合装置存在如下缺陷:当智能锁受到敲击,特别是敲击智能锁底部时,离合销会受力压缩复位弹簧自行向前移动,使得离合座通过离合销转动轴卡合连接,执手向下转动可带动锁体联动,开启门锁,使得门锁失去防盗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离合防盗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锁离合防盗结构,包括离合座、与执手相连接的转动轴以及用于推动离合销前后移动的推块,所述离合座朝向推动的一侧设置离合孔,所述离合销的一端部套接有复位弹簧置于离合孔内,另一端部与推块相对设置,还包括将离合销与推块相连接的预拉装置,当离合销受外力驱使远离推块向前移动时,所述预拉装置将拉住离合销抵消该外力阻止离合销向前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预拉装置包括钢丝条,所述钢丝条的一端部与复位弹簧相连接,另一端部向下折弯形成挂钩部,所述挂钩部勾住推块的凸块,当离合销受外力驱使远离推块向前移动时,所述钢丝条将阻碍复位弹簧压缩,从而拉住离合销抵消该外力阻止离合销向前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离合座开设有与离合孔相连通的沟槽,所述钢丝条穿过沟槽与复位弹簧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预拉装置包括设置在推块的磁铁以及设置离合销上的吸合头,所述吸合头采用磁性金属制成,当离合销受外力驱使远离推块向前移动时,所述磁铁吸住吸合头,从而拉住离合销抵消该外力阻止离合销向前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推块设置凹槽,所述磁铁镶嵌在该凹槽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预拉装置包括设置离合销上的环形凸缘以及设置在推块上的卡钩,所述环形凸缘置于卡钩上,当离合销受外力驱使远离推块向前移动时,所述卡钩将勾住环形凸缘,从而拉住离合销抵消该外力阻止离合销向前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卡钩设置在推块内侧壁上方,该卡钩向下折弯。
本发明有益效果:当智能锁受到敲击,离合销受外力驱使远离推块向前移动时,所述预拉装置将拉住离合销抵消该外力阻止离合销向前移动,使得离合销不会受外力自行向前移动,避免离合销在没有推块推动下,受外力自行向前移动导致离合座通过离合销卡合连接,从而避免执手向下转动可带动锁体联动开启门锁,有效提高门锁安全性,从而提高防盗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塞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塞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0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