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抑制CDK7的化合物在制备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910512849.X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6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苏锋涛;郭小毛;陆雪官;陈倩倩;卞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506 | 分类号: | A61K31/5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抑制 cdk7 化合物 制备 阴性 乳腺癌 干细胞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靶向抑制CDK7的化合物在制备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中的用途。所述的靶向抑制CDK7的化合物为THZ1。本发明发现CDK7靶向抑制剂THZ1能特异性地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生长、干性维持和干细胞的体内成瘤及生长。转录组测序及后续生化实验验证表明:CDK7靶向抑制剂THZ1能特异性地调控肿瘤干性Notch‑Hes信号通路,促进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亚群的干性转化,从干性细胞亚群转化为非干性细胞,引起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周期阻滞、抑制DNA损伤修复,促进细胞凋亡,同时也能直接导致干性细胞凋亡,能显著影响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生长。同时在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放疗中,起到协同增敏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靶向抑制CDK7的化合物,具体来说是靶向抑制CDK7的化合物在制备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肿瘤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是指存在于肿瘤组织中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高度致瘤性、抗放化疗等特性的肿瘤细胞亚群。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是肿瘤复发和转移、肿瘤放疗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靶向肿瘤干细胞是肿瘤治疗的有效策略之一。
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蛋白表达呈阴性的乳腺癌亚型。TNBC患者临床表现为:病情发展快、侵袭性强、高转移、预后差,且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手段等特点,已成为当前乳腺癌治疗的难点。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CD44+/CD24-,或ALDH1+)是三阴性乳腺癌高恶性的临床表现与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关系紧密。
研究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信号通路和重要的蛋白质分子。在肿瘤干细胞中,常见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Wnt/beta-catenin、Notch、Hedgehog、PTEN/Akt,TGF-beta等,不同细胞,信号通路及其功能具有差异。
Notch-HES信号通路对肿瘤干细胞的分化、增值、凋亡及表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转化等有密切联系。1991年,Notch1在人类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中首先被鉴定出来,首次提示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相关。Notch信号通路由Notch受体、Notch配体(DSL蛋白)、CSL(CBF-1,Suppressor of hairless,Lag的合称)DNA结合蛋白、其它的效应物和Notch的调节分子等组成。哺乳动物中,Notch受体包括Notch1,Notch2,Notch3,Notch4,不同组织、细胞类型,Notch表达类型不一样,配体和受体也不一样。Notch作为跨膜蛋白,其结构域主要包括三部分:胞外区(NEC)、跨膜区(TM)和胞内区(NICD/ICN)。Notch激活可分为3个步骤:1)Notch蛋白在高尔基体内组装,并被运送到细胞模上,由furin-like的蛋白酶体切割,形成一个成熟的非共价结合的跨膜Notch二聚体;2)Notch配体(Delta等)和受体结合后,由金属蛋白酶ADAM家族切割,释放notch胞外部分;3)r-分泌酶(r-secretase complex)继续切割Notch,释放胞内信号(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入核,结合Notch信号效应分子。如NICD可以直接和CSL、MSML结合形成三聚体,NICK像一座桥,使得远距离的CSL和HES之间相连,从而使CSL从转录抑制因子转变为转录激活因子,该三聚体直接靶向转录因子HES,启动下游分子,进而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介导干细胞的干性维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2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聚糖在制备药物的应用
- 下一篇: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