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流车车厢及物流车车厢内置吊装机构的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2026.7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西山;石培林;周红伟;张红杰;张君浩;马超洋;刘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54 | 分类号: | B60P1/54;B62D3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流 车车 内置 吊装 机构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车车厢及物流车车厢内置吊装机构的安装方法,物流车车厢包括厢体和吊装机构,厢体包括底板、左侧壁及右侧壁,吊装机构包括左框架、右框架以及吊具安装架,吊具安装架上设有吊具,左框架和右框架固定装配在所述底板上,左框架紧贴厢体的左侧壁布置,左框架的上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导轨,右框架紧贴厢体的右侧壁布置,右框架的上部对应左导轨的位置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导轨,吊装机构还包括上框架或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横撑,上框架或各横撑布置在左导轨和右导轨的上方,上框架或各横撑与左框架、右框架分别固定连接,吊具安装架沿前后方向可往复活动的装配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车车厢及物流车车厢内置吊装机构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物流车车厢的车辆在装卸货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一般是人工装卸物流车车厢上的货物,对于重量较轻的货物,人工搬运较为方便。但在货物较重的情况下,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才能搬动货物,此时,货物不仅不方便装入物流车车厢,而且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货物较重在搬运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车车厢,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货物较重时不便于装入物流车车厢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物流车车厢内置吊装机构的安装方法,以使吊装机构安装到物流车车厢内后,能够减小吊装机构在物流车车厢内的占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物流车车厢的技术方案是:
物流车车厢,包括厢体和吊装机构,所述厢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厢体包括底板、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左框架、右框架以及吊具安装架,所述吊具安装架上设有吊具,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固定装配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左框架紧贴厢体的左侧壁布置,左框架的上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导轨,所述右框架紧贴厢体的右侧壁布置,右框架的上部对应左导轨的位置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导轨,所述吊装机构还包括上框架或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横撑,所述上框架或各横撑布置在左导轨和右导轨的上方,所述上框架或各横撑与左框架、右框架分别固定连接,吊具安装架沿前后方向可往复活动的装配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
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厢体内设置吊装机构,省去了人工装卸货物,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避免了安全隐患;同时,将吊装机构设计成左框架、右框架以及顶框架或各横撑的分体结构,便于吊装机构装入车厢内,且使左框架、右框架对应紧贴车厢的左侧壁、右侧壁,使框架,能够减小吊装机构在物流车车厢内的占用空间,保证物流车车厢在装入吊装机构后空间最大化。
所述左框架包括位于顶部的所述左导轨、位于底部的左底撑以及连接左底撑和左导轨的左竖撑,左底撑与所述底板固定装配以使得左框架与底板固定装配;右框架包括位于顶部的所述右导轨、位于底部的右底撑以及连接右底撑、右导轨的右竖撑,右底撑与所述底板固定装配以使得右框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装配,所述上框架或各横撑与左竖撑、右竖撑分别固定连接,以实现上框架或各横撑与左框架、右框架分别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框架设计成底撑、竖撑的结构,增加了框架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重型货物的装载,安全可靠。
各横撑的两端分别设有横撑固定板,左竖撑、右竖撑与横撑对应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竖撑固定板,横撑固定板和相应竖撑固定板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装配,以实现各横撑与左竖撑、右竖撑的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是:固定较为方便,同时也便于后期的拆卸维护。
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相向侧均具有槽口朝内布置的U型槽,所述吊具安装架上设有与相应U形槽滚动配合的安装架滚动体,以使得吊具安装架可往复活动的装配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
有益效果是:吊具安装架上设有的滚动体与左导轨和右导轨滚动配合,便于吊具安装架的往复移动。
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均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装配在厢体的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2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路器静端连接组件、双母线断路器及GIS
- 下一篇: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