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管栓塞捕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0533.7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J.罗伦佐;K.约翰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危凯权;金飞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置 可膨胀元件 栓塞 膨胀构型 构型 细长构件 递送 凹坑 脉管 塌缩 捕获 膨胀 捕获装置 尺寸设定 远侧端部 可定位 包封 | ||
本发明题为“脉管栓塞捕获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捕获脉管中的栓塞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第一细长构件、可膨胀元件、可倒置元件、以及定位在可膨胀元件和可倒置元件之间的间隙,该间隙的尺寸设定成跨栓塞布置。可膨胀元件和可倒置元件可定位在第一细长构件的远侧端部附近。可膨胀元件可从塌缩递送构型膨胀至膨胀构型。可倒置元件可从塌缩递送构型膨胀至膨胀构型,并且可倒置元件可从膨胀构型倒置成倒置构型,从而形成凹坑。凹坑可包封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由此捕获间隙中的栓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可用于移除患者体内血管中的栓塞的医疗装置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捕获脑动脉中的栓塞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与通常由常规技术处理的血管相比,使用常规技术难以接近神经血管,因为目标血管直径较小,相对于插入部位而言在远端,并且是高度曲折的。即使美国每年有超过600,000次急性缺血性中风,但在不到<1%的病例中使用凝块取回装置来治疗患者。其原因是常规技术的轮廓太大、缺乏导航曲折血管的可递送性、或者在递送至目标部位时不能有效地移除凝块。
由于主动脉弓形(尤其是在具有2型或3型主动脉弓的患者中),与身体其它部位的类似尺寸的血管相比,血管部分具有尖锐、频繁弯曲和神经血管的脆弱性,因此导航血管接近脑动脉可能是困难的。
一旦将装置递送至治疗部位,栓塞(例如凝块、错位装置、迁移装置、大型栓塞等)可能难以分离,尤其是在患者被导管插入之前经过了数小时的情况下。栓塞与血管壁之间的脉冲血压和纤维蛋白形成能够将栓塞强力地粘附到血管壁。一旦分离,栓塞的未被捕获和取回的任何部分可在血流方向上被夹带。如果游离栓塞部分在大脑脉管中的其它地方存在,则可致使影响新领域的局部缺血性中风。
因此,需要一种脉管栓塞捕获装置,该装置能够捕获脑动脉内的栓塞,以便从患者中安全地取回。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可满足上述需要的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可包括可膨胀元件、可倒置元件、定位在可膨胀元件和可倒置元件之间的间隙,以及用于将元件递送至栓塞部位的细长构件。这样,这些装置通过将栓塞包封在通过使该倒置元件倒置形成的凹坑内来允许捕获位于间隙中的栓塞。
在一个示例中,用于捕获脉管中的栓塞的装置可包括第一细长构件、可膨胀元件、可倒置元件和间隙。可膨胀元件和可倒置元件可定位在第一细长构件的远侧端部附近,其间的间隙的尺寸设定成跨栓塞布置。可膨胀元件可从塌缩递送构型膨胀至膨胀构型。可倒置元件可从塌缩递送构型膨胀至膨胀构型,并且可倒置元件可从膨胀构型倒置成倒置构型,从而形成凹坑。凹坑可包封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由此捕获位于间隙中的栓塞。
可膨胀元件可定位在可倒置元件的远侧。间隙可定位在连结可膨胀元件和第一细长构件的第一连结部和连结可倒置元件和细长构件的第二连结部之间。
该装置可包括芯线,该芯线具有定位在芯线的远侧端部附近的远侧线圈。芯线可相对于第一细长构件移动,使得移动使可膨胀元件膨胀。可膨胀元件的膨胀尺寸或膨胀的半径可由芯线相对于第一细长构件的移动来控制。
该装置可包括第二细长构件,该第二细长构件可相对于第一细长构件移动,使得移动使可倒置元件膨胀。使第一细长构件相对于第二细长构件移动也可使可倒置元件倒置。使可倒置元件倒置可使得间隙的至少一部分由通过使可倒置元件倒置形成的凹坑包封。
可膨胀元件和可倒置元件可各自对脉管的壁是可膨胀的。
该装置的另一个示例可包括定位在可膨胀元件和可倒置元件之间的凝块接合元件。可膨胀元件、可倒置元件和凝块接合元件可各自设置在第一细长构件的远侧端部附近。凝块接合元件可具有塌缩递送构型并且可自膨胀至膨胀展开构型。在膨胀构型中,凝块接合元件的一部分可接合凝块,然后在凝块接合元件移动时,凝块接合元件可在凝块夹紧构型中夹紧凝块。
当可倒置元件处于倒置构型时,凝块接合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可倒置元件包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未经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0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