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倏逝波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及应用其进行小分子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9959.0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娄新徽;陆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3 | 分类号: | 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展翅星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3 | 代理人: | 王文生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倏逝波 核酸 适配体 传感器 应用 进行 分子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倏逝波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靶标自富集和纯化能力的核酸适配体倏逝波光纤生物传感器,所述靶标为DEHP、SDM或者Kana,将SPME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相结合,具有高效靶标萃取能力的萃取剂和靶标特异的核酸适配体共同组装在光纤传感界面上,所述萃取剂为吐温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倏逝波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特异的核酸适配体为
NH2-(EG)18-CTTTCTGTCCTTCCGTCACATCCCACGCATTCTCCACAT,或者
NH2-(EG)18-GAGGGCAACGAGTGTTTATAGA,或者
NH2-(EG)18-TGGGGGTTGAGGCTAAGCCGAGTCACTAT,所述靶标特异的核酸适配体偶联在光纤表面。
3.一种进行小分子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基于小分子靶标和与核酸适配体互补短链DNA与偶联在光纤表面的核酸适配体竞争性结合,实现对小分子靶标的定量检测,所述小分子为DEHP、SDM或者Kana,将SPME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相结合,具有高效靶标萃取能力的萃取剂和靶标特异的核酸适配体共同组装在光纤传感界面上,所述萃取剂为吐温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纤表面的吐温80把溶液中的小分子高效富集到光纤表面附近,促进偶联在光纤表面的核酸适配体和小分子之间的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光纤表面的羟基化;步骤2)光纤表面的硅烷化;步骤3)光纤表面的偶联及固定DNA;以及步骤4)光纤表面的还原及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光纤表面的羟基化如下:首先将表面处理干净的光纤浸泡在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30%过氧化氢混合溶液中,100-120℃下1h,然后将光纤从混合溶液中取出,用超纯水洗到中性,N2吹干,70-90℃下处理4-6h,取出后干燥器中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光纤表面的硅烷化如下:将上述光纤放入有一定浓度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无水甲苯溶液,室温反应1-2h,取出后分别用无水甲苯,v/v=1:1的甲苯-乙醇,乙醇冲洗三遍,N2吹干,在180℃下处理1h,取出后于干燥器中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光纤表面的偶联及固定DNA如下:将硅烷化后的光纤放入含一定浓度戊二醛的10mM磷酸盐缓冲溶液中,37℃反应60分钟,反应结束后用10mM磷酸盐缓冲溶液清洗三次,N2吹干,将戊二醛偶联后的光纤放入一定浓度氨基修饰的靶标的核酸适配体,室温反应6-8h,随后用10mM磷酸盐缓冲溶液清洗三次,N2吹干,放入干燥器中保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光纤表面的还原及封闭如下:将光纤放入一定浓度的NaBH4溶液还原30min,并用一定浓度的吐温80溶液封闭光纤界面,随后用10mM磷酸盐缓冲溶液清洗三次,N2吹干,放入干燥器中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99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