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粉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9125.X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堂;安娟;向小艳;尹建国;杨文强;任兵芝;王宏丹;周雪娇;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C5/02 | 分类号: | C25C5/02;C25C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陈千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粉 电解反应槽 转鼓 收集槽 铜阴极 阴极 冲刷装置 制备装置 制备 安装方式 可溶性铜 生产效率 时间控制 速度可控 阳极 出液口 电解槽 进液口 收集口 阳极板 刮除 可控 下端 制粉 改进 | ||
1.一种铜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反应槽和设置在电解反应槽中的铜阴极转鼓,相对所述铜阴极转鼓的一侧的电解反应槽中设置有可溶性铜阳极板,相对所述铜阴极转鼓的另一侧设置有铜粉冲刷装置,靠近所述铜粉冲刷装置的一侧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电解反应槽相连的铜粉收集槽,所述电解反应槽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铜粉收集槽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在所述铜粉收集槽的下端还设置有铜粉收集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收集槽由多个并行设置的锥形槽体构成,其下端呈漏斗状,在每个锥形槽体中均设置有用于实现旋流沉淀的旋流桨,在铜粉收集槽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旋流桨转动的变速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阴极转鼓为圆筒状,其中心转轴在变频电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铜阳极板为倾斜设置的矩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铜阳极板为与所述铜阴极转鼓相对设置的弧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阴极转鼓的鼓芯为塑料辊筒,在所述塑料辊筒的表面套有圆柱状的铜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所述的铜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冲刷装置为尼龙刷、毛刷或/和喷水管,所述尼龙刷、毛刷或/和喷水管设置在支撑座上,刷粉速度通过变频电机控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解反应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反应槽下端的前表壁和后表壁倾斜设置,底部设置有电解液排放口。
9.一种铜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解反应槽中设置铜阴极转鼓,相对所述铜阴极转鼓的一侧设置有可溶性铜阳极板,相对所述铜阴极转鼓的另一侧设置有铜粉冲刷装置;铜阴极转鼓与可溶性铜阳极板之间的间隙为15~25cm;所述铜阴极转鼓按照线速度为0.2~0.5米/小时转动;电解液按照铜离子浓度为4~6g/L,硫酸浓度为1.3~1.5mol/L配置;电解电流密度设置在1500~1600A/m2;电解液温度为40~50℃;电解液的进液速度为60~90L/小时,通过靠近所述铜粉冲刷装置的一侧的下方设置与所述电解反应槽相连的铜粉收集槽实现铜粉的收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铜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收集槽的槽体呈漏斗状,且采用旋流沉淀实现铜粉的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91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