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吸附重金属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08275.9 | 申请日: | 201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2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圣;吕艳伟;陆文晗;孙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圣 |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C02F1/28;B01J20/30;C02F101/20;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玉米秸秆 浸泡 重金属 脱色 去离子水 改性 吸附 冲洗 取出 重金属废水处理 改性玉米秸秆 环境保护领域 乙酸 脱皮 秸秆颗粒 吸附效果 粉碎机 烘干机 水洗净 吸附剂 再利用 乙醇 恒重 洗净 小段 离子 地下水 废物 合成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吸附重金属的方法。将玉米秸秆脱皮处理,切成小段后洗净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至恒重,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所得颗粒用乙醇进行浸泡脱色,脱色时间2小时,取出后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烘干,烘干后的秸秆颗粒浸泡在浓度为1mol/L的乙酸中,浸泡1h,取出后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烘干,浸泡在浓度为1mol/L的NaOH中,浸泡1h,用去离子水洗净,烘干,最终得到改性好的玉米秸秆吸附剂。本发明中的材料无需合成,原料易得,价格低廉,且毒性低,且实现废物再利用。改性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条件易于达到,容易实现,得到的改性玉米秸秆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好,在地下水和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吸附重金属的方法,属于废物资源化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重金属污染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公害之一,重金属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并积累,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富集重金属,积累的重金属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近年来不断被媒体所披露的“癌症村”现象就是由重金属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产生的严重社会问题。
有数据表明,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对水体的污染最严重,我国的江河湖库的污染率高达80.1%,由河流所携带进入海洋的重金属污染物总量达到3.4万吨。农业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生产所使用农药(主要是除草剂、杀虫剂等),在农作物上的残留以及随着降水与灌溉过程进入水体、土壤和空气中,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对人体健康方面主要包括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损伤,因此如何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进而提高农作物生产产量和品质受到普遍关注。
我国关于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加速出台,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至本世纪中叶全面改善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由此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驶人发展快车道,如何高效、环保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一大热点问题。
常用的重金属修复方法分为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生物修复法,物理修复法包括玻璃化技术、热处理技术、电动修复法等;化学修复法包括化学性能改变、化学吸附、钝化、化学淋洗等;生物修复发包括动植物/微生物修复等。吸附法以其操作简单、廉价、高效而备受青睐。吸附方法的核心在于吸附剂的选择,吸附材料要求吸附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易再生且价廉易得。传统吸附剂如活性炭等价格贵、使用寿命低、操作费用高等缺点,而生物质类吸附材料因其廉价易得,且可实现废物再利用,得到研究者更多的重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其中的玉米秸秆每年产量达上亿吨,但目前这些秸秆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大部分被随意丢弃在农田或就地焚烧,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还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农业和加工技术的现代化,对农作物秸秆的认识有了全新的转变,秸秆和籽实一样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对玉米秸秆进行改性,并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水污染的有效治理,实现以废治废,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秸秆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经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吸附重金属的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改性,制备可用于吸附重金属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玉米秸秆脱皮处理,切成小段后洗净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至恒重,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00目筛。
(2)所得颗粒用80%乙醇进行浸泡脱色,脱色时间2小时,取出后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烘干。
(3)将步骤(2)中烘干后的秸秆颗粒浸泡在浓度为1mol/L的乙酸中,超声浸泡2h,取出后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圣,未经黄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8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